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推进基层社会风险治理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58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5-12

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推进基层社会风险治理

闫景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他又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针对基层工作者而言,学习研究底线思维工作方法,对于科学推进新时代基层社会风险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底线思维”的解读

(一)“风险”的概述

通俗地说:风险即“风中的危险”。远古时期的渔民们,他们认为在捕捞的过程中,海或河里的“风”能给他们带来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风”意味着“险”。广义上的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或者说,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其特征如下: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成语“假道伐虢”就是很好的例子,虞国国君无视风险的存在,最终落得亡国。孟子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风险带来的损失性。风险大,损失越大,风险小,损失越小。个别案例:“收益越大,风险越大”。如: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但要杜绝赌徒心理。

3、风险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4、风险的社会性。

5、风险发生的可测性。我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6、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变化,有量的增减,有质的改变,还有旧风险的消失和新风险的产生。

风险有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以及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指风险思维、危机思维,也就是忧患意识。这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认真评估、分析风险,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或情况,理性接受这种情况,做好防范、化解,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即趋利避害。

树立底线思维要做到:

1、承认现实,面对现实。

2、掌握辩证思维,福祸相依。

3、底线就是最差的后果,跨越底线会产生危害,甚至“满盘皆输”。

4、知道底线,能够克服恐惧心理或摆脱内心的焦虑。

5、有了底线,对于下一步的行动,才能心中有数。

6、底线让我们明白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

(三)国家领导人对“底线思维”的论述

1、毛泽东同志的底线思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战略大师。1945年5月,他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报告,面对抗战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却一口气列举了我们可能遭遇的“十七条困难”,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例如:“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现在我们得了天下,还是要从最坏的可能来设想”等等。在毛泽东看来,凡事从最困难、最坏处准备,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就是底线思维方法。重庆谈判就是毛泽东同志熟练运用底线思维的经典案例。

2、邓小平同志的底线思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指出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等,这就是底线思维。邓小平同志针对香港问题,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这是运用底线思维的典范。

3、习近平同志的底线思维。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这是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他还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二、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蝴蝶、黑天鹅、灰犀牛)

(一)蝴蝶效应

据说,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动翅膀,结果却掀起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场风暴。蝴蝶挥动翅膀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产生的威力却难以想象,最后的结果同样出乎预料。在中国也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风起于青萍之末”等谚语。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哲学所阐述的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辩证关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蝴蝶效应”具有以下特点:

1、它是微小因素积累的结果。

2、因微小而被忽视。

3、连锁反应造成巨变。

“卑梁之衅”这个典故,发生在古代吴国与楚国的卑梁,两个村妇因采桑叶而引起争斗,后演变成两个村的群斗,最终引起两国的战争。后人以“卑梁之衅”为典故,用来比喻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争执和流血。在基层社会风险管理中,我们更应重视这种“蝴蝶效应”,及时发现矛盾(问题)、排查矛盾、评估矛盾,找出化解的办法,不使矛盾积累、恶化。

(二)黑天鹅事件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人们发现:原来天鹅也有黑色的。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出乎意料,却又改变着一切。“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类似于“基因突变”。因而,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只要是突如其来的事件所引起的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都算是“黑天鹅事件”。

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具有意外性。第二,它产生重大影响。第三,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关于黑天鹅事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说了两句经典的话:生活只是少数重大事件的累积结果。“历史和社会不会爬行。它们会跳跃。它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之间只有很少的摇摆。而我们以及历史学家喜欢相信我们能够预测小的逐步演变。”

(三)灰犀牛事件

米歇尔·渥克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让“灰犀牛”为世界所知。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灰犀牛事件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也就是意料之中的风险突然发生了。也就是说,人们都知道危险是时刻存在的,但这种危险究竟什么时候发生,却无答案,因而,面对“灰犀牛事件”,我们只有时刻警惕、不能松懈。

灰犀牛事件的应对策略:

1、风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要敏锐捕捉风险出现的前兆,预测并评估风险。3、制定对策,做好监测,随时做好应对。

三、科学推进基层社会风险治理的措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中明确了“三个既要、三个也要”: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一)明确底线

在做每一项工作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要什么?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有大数据的习惯意识,也要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时刻保持清醒而理智的思维,这样才能准确地明确底线、确定风险点,为科学化解风险做好前期工作。

(二)做好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1、依法决策。依法治国,要求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决策,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为民用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特权;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

2、民主决策。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力戒一言堂、拍脑袋决策,要强调公众参与,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3、科学决策。决策要符合决策的本质规律,强调专业性。要防止决策陷阱,提升决策能力。

陷阱一:射箭陷阱。科学决策,目标和目的至关重要。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把决策目标搞清楚,就不可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决策能力。

陷阱二:布利丹选择陷阱。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做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又称布里丹选择或布里丹困境。

陷阱三:“霍布森选择”陷阱。人们自以为作了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很小,容易自我僵化,缺乏创新,所以这是一个陷阱。思维的空间广一些,工作的格局大一些,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从而突破诸多“霍布森选择”的限制。

陷阱四:框架陷阱。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冒险突破框架,尝试新的可能性。用这种思维模式去决策,很容易走进“框架”陷阱,因为任何框架都会限制你的想象力。科学决策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敢于突破陈规,敢于突破既有“框架”的束缚。

(三)提升品质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勇于依靠初心和由初心衍生出来的理想和信念、使命和担当、奋斗和奉献,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2、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善始善终,是指我们做事情要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善作善成是指要善于做事,更要善于把事做成。作为基层工作者对组织上交给的工作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3、心系社稷,忘我无我。古人言: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近代林则徐亦有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基层工作者要为社稷多做贡献而不要过多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中做到忘我无我,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本文系作者在2019年全市“十千万理论宣讲”活动中的宣讲稿,有修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