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的番茄蔬菜大棚
“这两座大棚都是我的,3月份开始栽上番茄苗,现在基本上都结果了,估计产量能达到2.5万斤。”近日,在洗耳河街道七里村居委会十六组的一个蔬菜塑料大棚里,说起自己种的这两座番茄大棚,村民张志和喜形于色,信心满满。
七里村很早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全村共有土地1800多亩,仅蔬菜大棚就占地320多亩,280余座大棚,从业群众280余家,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张志和今年一共种植了2个塑料大棚,每个大棚占地一亩多。“大棚种的都是韭菜、番茄,轮流种植。好的年景,每亩地都能赚个2万多块钱。”
“传统种植的都是韭菜、番茄,一年两熟,两种轮作,大部分菜都销往周边的平顶山、洛阳、许昌等县市区。但是,我们村种菜抗风险能力较低,也曾经出现过蔬菜滞销的情况。”七里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吴国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该畅销的韭菜却卖不动了。“外地来不了,本地出不去,在市政府、洗耳河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一方面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一方面村里组织菜农将菜统一归置,集中送到外地拉菜的车上,这才算解决了菜农的销售难题。”
经过这件事,七里村“两委”班子坐不住了,如何才能帮助菜农打通销售渠道、抵御市场风险、扩大种植、提高菜农收益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
为解决这一问题,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村“两委”干部经过考察论证决定在村内发展食用菌种植,提高群众的收益。近日,村“两委”专门组织菜农深入周边的鲁山、宝丰以及本地的温泉镇等地,实地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的先进经验。在考察中,干群实地走进食用菌大户种植现场,交流市场前景、种植经验。通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种植食用菌省工省力,种植效益比较理想,和蔬菜种植相比,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下一步,我们准备再扩大塑料大棚种植面积200亩,引进食用菌种植,扩大种植种类。依托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围绕品牌化经营的思路,注册蔬菜商标,合作社组织对外发布信息,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积极打造我们的‘一村一品’。”谈起下一步发展思路,吴国强信心满满。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通讯员丁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