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抗“非典”蜘蛛山的春天图片新闻一犁春泥 时光新碧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55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3-24

难忘那年抗“非典”

刘齐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庚子年的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同寻常。疫起荆楚,祸殃渐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动态时刻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老实待在家里,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已经退休在家的我,通过电视看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一个个来自全国的白衣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向武汉汇聚的动人场面和逆行的背影,曾经也是白衣战士一员的我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17年前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抗击“非典”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

那一年,中医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抗击“非典”的战斗

2003年,当“非典”疫情肆虐大半个中国的时候,当白衣战士纷纷奔赴抗非一线的时候,市中医院经受了一场进与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在那场虽然没有硝烟,却有生命危险的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医院的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上下一心、依靠科学、辨证施治打赢了这场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2003年的4月14日,医院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传达了《汝州市2003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意见》及《非典型肺炎防治指南》,抗击“非典”的战斗正式打响。

时任中医院副院长、党总支委员兼院工会主席的我,负责办公室、总务科、财务科及工青妇的工作,被职工称为医院的“总管家”。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抗击“非典”战斗取得胜利,我和时任医院党总支书记郜青松带领总务科科长杜卫、药剂科科长韩春风、副科长杨老康、护理部主任魏玉兰、财务科科长雷风彩、出纳史爱军等四处奔波,从药品及防护物资的采购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吃喝拉撒;从防“非典”宣传资料的编写到职工实际困难的解决,我们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处理。特别是当平顶山市和汝州市两级抗“非典”领导小组决定把中医院准备改造的普通病房改建成隔离病区,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后,我们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除了资金紧张、时间紧、任务重外,还面临着医院自建院以来没有设立过传染科,上级也没有对隔离病区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的难题。我和魏玉兰、杜卫数次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参观传染病房的内部结构和隔离区的分布流程,回来后与时任业务副院长的席孟杰一起设计,然后不分昼夜在改建现场同施工人员一起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进行改造工作。经过四天四夜的苦战,终于在4月28日按时完成了汝州市第一家隔离病区的改建任务,受到平顶山市督导组及汝州市委市政府的表扬。

那一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有三件事:第一是隔离病区建成后的当天下午,席孟杰、魏玉兰和王金海、韩利霞、韩广利就进入隔离病区工作。那时,人们对“非典”这个传染性强而又充满未知数的隐形杀手十分恐惧,全国已经有一线的医护人员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战斗中不幸倒下,而他们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彰显了白衣天使的大爱无疆、敢于担当的胸怀!当他们进入隔离病区回头向我们挥手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打了一个冷颤,脑海里浮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悲壮诗句,热泪盈满了眼眶,怕被别人看到,我扭头说了声:“去卫生间”,就躲进了卫生间。中医院的隔离病区从4月29日收治隔离人员到5月23日铁西油库医学观察所建成,我们的隔离病区奉命撤掉,共隔离观察12名疫区返汝人员,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为汝州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第二件事是在隔离病区建成的第二天(4月29日)凌晨4时,接到了市指挥部的电话:有两个从疫区返乡人员需要进行隔离观察。医院班子全体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立即赶到医院等候。一切安置好后,当时主抓卫生工作的市领导又详细询问了医院防治“非典”的工作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鼓励大家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一再嘱咐医院领导,一定要让医护人员做好自身的防护,解决好一线人员及家庭的各种困难。第三件事是正当隔离病区刚刚改建完成,还有许多后续工作没有完善就收治了两名隔离观察人员,4月30日凌晨3点我正在梦中,电话和手机同时响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医院又有事了,谁知接到的是我的母亲因心脏病发作而不幸去世的晴天霹雳!母亲病重住院期间,由于我和弟弟工作忙,是两个妹妹在母亲身边进行照顾,母亲去世前的十多天,又因为“非典”事多,我没有顾得上去看望,本来想等隔离病区建成后就去看望老人家,谁知当我再和母亲相见时已经是阴阳两世。那一刻真真是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无奈和生离死别的悲伤。

那一年,中医院抗击“非典”的战斗也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市电视台、汝州晚报等媒体先后播报和刊登了《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汝州市中医院誓与九十四万汝州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战,筑起防治“非典”的铜墙铁壁》文章。特别是记者,忠于职守、不畏风险深入医院隔离病区进行录像采访,把中医院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与病魔搏斗的感人事迹展现给全市人民,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鼓舞了全市人民战胜“非典”的信心。

那一年,中医院党政领导就是一座抗击“非典”的坚强堡垒

那时的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继承了中医院历届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成为汝州市及平顶山市卫生行业的一面红旗。面临这场攻坚战,当时作为医院行政一把手的院长高鲜会,从4月初全市布置防治“非典”工作到6月中旬医院医护人员全部安全从第一线撤离的70多个日日夜夜,他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抓好“非典”防治工作,一方面还要考虑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和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当抗“非典”战斗结束后,面对上级部门对中医院的表彰,他欣慰地告诉记者:“市中医院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且能打赢硬仗的高素质队伍”。

郜青松,在抗“非典”的战斗中,他坚持做好党员和职工的思想工作,增加医务人员战胜“非典”的信心和勇气,并深入医务人员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席孟杰,时任中医院业务副院长、院总支委员,抗“非典”开始后,他担任中医院防治“非典”医疗组组长、市专家会诊组第三组组长。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先士卒,一心扑在抗“非典”第一线。他用自己的勇敢和行动,感召了广大医护人员。

王素萍,时任中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那一年她正在参加市里组织的计划生育驻村工作队长期在王寨乡驻村,抗“非典”战斗开始后,她十分关心医院的抗“非典”工作,并和班子成员一同到乡镇卫生院慰问中医院支援抗非工作的医务人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中医院党政班子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发挥了中流砥柱、战斗堡垒的作用,整个医院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正常开展,广大医务人员军心稳定,士气高涨,也使医院的党旗更加鲜艳夺目。

那一年,中医院的共产党员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面对“非典”,争先投身最危险的工作,勇敢奔赴离死神最近的地方的是医院广大的共产党员,那时,党员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党员,让我上”。

王新政,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副主任医师,时任急诊科主任。他临危受命兼任了发热门诊主任。人人都知道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而他却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面对面的为发热病人进行检查诊断。

魏玉兰,时任护理部主任,除了处理全院的护理工作外,在中医院被定为防治“非典”定点医院之初,她就舍小家顾大家,在没有任何防护经验的情况下,和其他两名医护人员率先进入隔离病区,亲自布置病区的各种物品,制定各种操作规程。

那时,药剂科长韩春风还担任医院妇联会主任,除了完成日常工作,还要解决隔离病区女职工的特殊问题。她和副科长杨老康、中药房组长吴天才组织西药房、库房的职工支援中药房,在防“非典”中草药热销的那段时间里,每天都要和药房工作人员一起抓取上千副的中草药,常常是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十二点,累得腰酸腿疼,他们最大的奢望是找个地方睡一觉。

办公室主任王振民当时带领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在火车站值班。医务科科长张民昌、总务科科长杜卫、急诊科司机张新强、郭建欣等一批党员,在这次抗“非典”的战斗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加班加点,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只要一声令下,为一线,为病人,贡献自己的热和光。在非常时期,用非常的工作效率,做着非常的工作。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一句多么普通的话语,在平时,人们不会多么在意,也没有党员会提这句语,但在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语却显示出了多么高尚伟大的力量,也正是这些共产党党员,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医院抗击“非典”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心连心、手拉手,用身躯和共产党党员的职责筑起了一道冲不垮、打不烂的铜墙铁壁,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那一年,中医院年轻一代不辱使命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青年之字典无难字,唯知跃进,唯知雄飞!”那一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医院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顽强、爱岗敬业的中青年医护人员,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拼搏,彰显了年轻一代白衣天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王金海,主治医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呼吸及心血管病业务,这次被医院作为业务骨干挑选到了防“非典”第一梯队,接到任务后,他将远在百里之外照顾生病岳母的妻子接回家,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韩利霞,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护士,她丈夫在一乡镇信用社当主任,也是忙得脱不开身,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她让其80多岁的奶奶在家照看,自己进入了隔离病区,先后20多天不能回家。

张丽乐,一个刚出护校大门也是当时最年轻且多才多艺的护士,汝州市十大青年歌手,曾和我一起主持了医院前两届的“杏林之春”文艺晚会,抗非刚开始就向院方递交了请战书,并进入了隔离病区。

樊敏,中医院第一个大专毕业的护士,工作积极,曾主动随同医院领导到她的母校招聘毕业生,5月26日进入铁西医学观察所。

耿文立,医院总务仓库的保管员,从医院隔离病区成立到完成历史使命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会厨师技术的他和临时工席振民为隔离病区的病人和医务人员一日三餐做饭送饭,一人同时承担双份工作。

王从利,负责水电安装维修工作,隔离病区收治病人后还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三天进入病区安装水管、医疗设备及改造电路。

张冰、王红珊、史彩丽、雷珍、李云玲、何法林、郭明宪、吴帅晓、栗清现、高永义、陈岩峰、胡现增、阎振华、钟鹏、韩广利、杨栓成、何彩霞等,他们接到指令后,二话没说,立即奔赴指定的工作岗位,与病人零距离接触,由于很多岗位都是刚建立的观察病区,各种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但他们都没有怨言,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也为中医院争得了荣誉。

回顾那一年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中医院全体职工用行动彰显了中医院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传统美德,树立了中医院在汝州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一转眼,十七年过去了,许多当年的事淡忘了,但当年抗击“非典”的情景依然在脑海里;许多当年并肩战斗的同事退休后天各一方不常见面,但结下的深厚友谊却历久弥新。今年2月24日,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岗上班难的问题,在汝州市人社局组织下,中医院抽调心内科医生黄延超和内科护士陈艺伟护送15名汝州务工人员乘坐赴苏返岗务工人员专车赶往苏州市返岗就业。虽然他们两人最近十多天因为值班很少回家,但接到此次任务后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护送工作中。看到这个消息及汝州市人民医院10名白衣天使受命援鄂的消息,我又忍不住热泪盈眶。就在几天前,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闫振华、护师杨明妍、急诊科驾驶员曹占锋3人及民警宋俊峰作为汝州疫情防控医疗队刚刚奔赴北京。现在又接到中医院宣传科的信息:执业医师蔡世涛、主管护师雷乐乐、驾驶员兰亚磊3人即将奔赴郑州机场执勤负责入境人员分流转运工作。他们中间最大的49岁,其余的都是80、90后的一代人,其中最小护师杨明妍才25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论是十七年前的抗击“非典”还是今天的再战新冠肺炎,中医院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用爱心、智慧、知识,驱散了病人身心的病魔;他们用责任、价值和生命,维护着民族安危、国家兴盛。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后继人才,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看到了共和国美好的明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