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俊鸽 通讯员 王俊杰)“俺地里有一棵冬枣,去年结了可多,老是甜。今年,咱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尹书记买回来的枣树种活,以后咱们村可不愁没枣吃了。”3月19日,正在栽植枣树的何振兴一边栽树,一边兴奋地说。
据了解,米庙镇枣树庙村位于汝州市东北部,与大峪镇接壤,全村有143户516口人(贫困户79户264人),5个自然村,荒山荒坡3000余亩,是省定深度贫困村。过去枣树庙村有漫山遍野的枣树,由于环境变化,枣树的品质差,全村的枣树都一一砍伐。市农业农村局驻枣树庙村工作队驻村以来,把改变枣树庙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老百姓增收致富作为工作重点来抓。2016年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购买一批冬枣树苗,因干旱缺水,导致仅成活2棵。要种树、要发展,必须先解决水的问题。2019年6月,工作队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建设了西洋潭引水灌溉工程,新建贮水罐7个,蓄水量达200吨,铺设输水管道3.1千米,使全村500余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彻底告别了枣树庙村过去望天收的局面。
水源问题解决后,市农业农村局投资4万余元,种植枣树。今年春天,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尹龙江带领工作队员两次到新郑、荥阳考察选购优质枣树苗,共采购冬枣、灰枣、元丰枣树苗9000株。截至3月17日,9000余株枣树已全部种植完毕。
据了解,该批枣树成活后,后期的除草、施肥、浇水等由贫困户管护,增加贫困户收入。枣树挂果后,收入归村集体所有,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不远的将来,枣树庙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枣树村,为美丽乡村建设再添一景。”谈话中,尹龙江对枣树庙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