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剪纸非遗传承人现场为学生示范剪纸
剪纸是一种在农村流传很广、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传承上百年的汝州剪纸,是豫西地区优秀民间艺术的结晶,在中原剪纸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汝州剪纸传统技艺可上溯至西汉,盛于宋代,广泛流传于民间,特别是明清以后,民间剪纸艺人主要创作窗花、顶棚花、墙花、喜花、吊钱、吊挂刺绣花样,吉祥帖等大众作品。清末民初期间,已经涌现出蟒川镇李少初、李荣等剪纸名家。解放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又先后涌现出李政“吉祥剪纸”、赵玉莲“实用剪纸”等剪纸名家。
汝州剪纸吸收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各种民间艺术特点,所选题材多为山水风光、传统建筑、各类人物、花鸟鱼虫等,也选取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人们所喜爱敬仰的英雄豪杰等形象。经过历代艺人改进、创作,逐渐形成了构图简洁粗犷、人物形象生动、线条细腻简练、造型夸张、色彩专一、风格独特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汝州劳动人民淳朴、热情的性格及追求喜庆祥和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14年“剪纸”被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汝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王荣珍、吴广武、姚秋霞。
刚鑫雨 杜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