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没有线上学习任务,我和爸爸在山上一同植树,既锻炼了身体,也能增加点家里收入。”甄窑村脱贫户甄振伟的儿子甄凯歌笑着说。3月8日,夏店镇北部山区甄窑村禹王山上,甄振伟和村里出不了远门的120余人正散布在山上分片、分区抢墒种植花椒,一天下来每人能收入100多元。
甄窑村位于禹王山后山腰,周围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是深度贫困村。在夏店镇党委、政府和市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该村“五有六通”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以下,于去年年底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去年年底该村“两委”会决定发展扶贫产业,在禹王山上种植花椒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证群众长效增收。
面对荆棘横生、乱石密布的千亩荒山,如何平整地成了一大难题,有人想打退堂鼓。在这关键时刻,村主任刘首峰的举动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村组党员干部会议上,刘首峰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自愿垫付,把荒山整理成梯田林地,争取市奖补政策,发展花椒种植。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迅速联系雇用机械车辆,开赴禹王山上,开始了造田行动。为了监督整地质量,从去年11月开始,他连续3个月吃住在山上,投入40余万元,整理出林地500余亩。在整地期间,甄窑村干部群众纷纷走向山头,为他送去了机械车辆所需的汽油、柴油,为他送去了挂面、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用品。得到群众的支持,使刘首峰信心倍增。
今年春节期间,疫情稍有缓解后,刘首峰便组织村中贫困群众,打响了禹王山上花椒种植攻坚战。他从市林业局请来了技术员,向群众讲解花椒树种植技术要领,确保花椒树成活率。
种植花椒树不仅绿化美化禹王山,还能不出家门就能挣上工钱,甄窑村群众积极性高涨。截至目前,甄窑村已种植花椒400多亩,共计16000棵。一棵棵、一行行新植的花椒树,整齐地矗立在初春的山坡上,散发着生机。
三分种,七分管。种好花椒树苗是第一步,如果管理不好,一把火、一季荒草就可能使付出的汗水付之东流。为此,甄窑村创新机制,为群众提供了30多个花椒树苗管理工作岗位,分区域压实责任管护花椒树苗,既管护了花椒树苗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一举两得。
“花椒产业发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我们要让它成为群众长效增收的主渠道。”刘首峰信心满满地说。刘首峰将继续加大投入,垦山不止,在禹王山上除种植花椒经济林外,计划再种植几百亩杏、桃、樱桃等林果和血参、连翘等中草药,规划一批林下种植、养殖和生态休闲观光项目,使禹王山成为千亩花果山,为甄窑村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平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