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视频连线慰问援鄂汝州护理“娘子军”永远都不会忘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53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3-02

永远都不会忘记

——写在汝州市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之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月25日,李伟(化名、下同)走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隔离观察点,坐上送他回家的“专车”时,哽咽着说:“我非常感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全市人民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谢谢!”

自1月30日,李伟“发热四天”后被收住到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到2月10日在市一院治愈出院后,被送往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隔离观察点继续进行医学观察和康复隔离,再到25日当天解除隔离被专车送回家中,近一个月惊心动魄的治疗隔离生活,让他心存感激,终生难忘。

首例患者出现疫情形势严峻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这一天,天气很好,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初春的熙风习习吹拂,让人萌发生机,萌发激情,萌发感动。这一天,我市唯一一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李伟的心情更好,让他提心吊胆的新冠肺炎终于痊愈,出得隔离区,他抬头仰望,久违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隔着口罩,他的笑容无声地绽放在阳光下。

“是你们的照顾和治疗,让我从心情低落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是你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出院当天,这封感谢信上的话语,最能表达李伟此刻的心情。

从确诊为新冠肺炎到治愈出院,他在隔离病房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1天,期间甚至因呼吸窘迫而录制过临终视频。作为我市唯一一例患者和治愈者,回顾与病毒的艰难对抗,他心有余悸地说:“我能痊愈出院,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多亏了咱市一院的‘白衣天使’们。”

1月30日,李伟“发热四天”后,被收住到市一院隔离病区。来到一院时,他高烧发热已达38.5°C,且伴有咳嗽,CT影像显示:双肺呈白斑样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玻璃影”,另据血常规结果,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2日,经省卫生健康专家组确定———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也是我市唯一一例确诊患者。

因为住进了隔离病区,他的心情既紧张又恐慌,既无助又无奈。

得到隔离病区住进了我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消息,尽管写请战书时是那么的激昂,尽管在被挑选进入第一梯队时是那么的激动,但真正进入隔离病区时,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赵彦祺心中还是有一丝丝的忐忑,因为他的妻子也在医院上班,对能否照顾到年幼的孩子有些担忧。

为解决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中,该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全院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医院资源优先保障,各方面需求迅速到位,对医护人员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连家里和孩子都有专人安排。

然而赵彦祺知道,这是生命对抗病魔的关键时刻,他和他的“战友们”要紧紧扼住病毒的“咽喉”,与时间赛跑,以“硬核”实力获得战“疫”的胜利。

而这一战,也全面体现了我市抗击疫情的速度与力度。

精准呵护治疗疫情得以控制

直到直面患者,赵彦祺反而淡定了、镇定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说不害怕是假的,但面对疾病迎难而上是医护人员的本能和责任。”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隔离病区护理负责人吴晓鹏说,在隔离病房工作4小时的压力相当于在普通病房工作两天,连续几个小时全副武装,还要精神高度集中做好病人的治疗与护理,24小时不间断地监护病人病情状况,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主动承担、默默付出。

刚进入隔离病区时,无论开展医疗工作、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和外面不一样,都让赵彦祺有过不适应。原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李雅于1月23日就进入隔离病区,备战疫情,她在护理操作上与职业防护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在李雅的帮助下,赵彦祺等人迅速熟悉了病区环境,并有序开展工作。

隔离病区共分三个区域,从医护专用通道进来后是清洁区,也是医护人员日常生活、就餐、休息的区域。进入第一道隔离门后是半污染区,这里也是办公区,平时讨论病情、书写病例、上报资料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在这里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戴一次性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鞋套。再往里面,进入第二道隔离门后是污染区,也叫隔离区,是病人居住的区域,医护人员进入需要穿连体防护服,戴专用的护目镜、防护面罩,戴两层手套,穿深口胶鞋。

与大家一样,赵彦祺每天都要进出这三个区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感染,为了减少穿脱防护衣的次数,他和同事们都尽量少喝水,穿一次防护衣通常要在隔离区待5、6个小时,如果是夜班,甚至要待7、8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憋尿是常事。隔离衣不透气,汗水排不出来,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上都是水汽,这些都需要忍耐和坚持。在连续工作之后,口罩和防护服在他们的肌肤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劳累之后的他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倦容,工作强度超出人们想象。

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无疑是恐慌和害怕的。在和李伟的接触中,赵彦祺亲和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总能让他体会到家人般的温暖。每天与患者朝夕相处,赵彦祺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不仅仅是查房时间,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尽量多陪伴病人一些时间。

同时,在院党委的指示下,隔离病区的5名党员,成立了以脑病中心副主任王纯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从进入隔离病区伊始,就处处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后来因为上级命令,王纯主任带领一部分医护人员到临时隔离点,开辟新战场。赵彦祺作为资历最长的副主任医师,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带领医护人员继续奋战在最前线。

刚住进隔离病房的李伟,开始时心理压力很大,医务人员每天开导他、陪伴他,为他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赵彦祺和大家还鼓励他在病房内多活动、多锻炼,通过视频学习八段锦;日常配餐时与餐厅沟通,为他加强营养;还和患者加了微信,通过聊天保持心情舒畅。不知不觉中,医护人员与他建立了信任,加深了感情,真正成了一家人。

在赵彦祺和同事们的关怀和精心治疗下,李伟的体温开始平稳,连续四天正常,其呼吸道症状缓解、肺部影像学较前明显吸收。该院按照相关要求,平顶山疾控中心连续两次对其进行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送检,结果都是阴性。经省疾控中心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一致认为,患者达到解除隔离、临床治愈出院指标,出院后需继续观察并做好密切随访。

战“疫”警报解除患者开启新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的希望,一天天在增长。

在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每天都会为李伟测量体温,送去合理搭配、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并进行心理疏导。隔离观察期间,他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良好,经过连续14天的体温检测无异常,核算检测为阴性后,至2月25日,“警报”解除,他终于回到了盼望已久的家。

至此,我市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动态“归零”。这是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时刻,也是全体医务人员盼望已久的时刻。对广大市民而言,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对众多医务工作者而言,付出终有回报,战“疫”信心百倍。

赵彦祺告诉记者,因为李某的症状相对较轻,加上年轻,所以治愈得比较快。

“我是赵医生,脱了防护服你还认得我吗?”“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在隔离病区门口,简短的对话令人动容。离开医院前,李伟手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留在了病榻前,言语中充满感激和感动。“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每天穿着隔离服在病房忙前忙后,问我们最多的就是饿不饿、累不累、有什么需求,把我照顾得非常精细,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但他们温暖的眼神让我永远记得……”

隔着口罩,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但记者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李伟的开心。从一开始的极度担心害怕到今天治愈出院,这次在生命线上挣扎的经历,留给他的,将会是永生难忘的记忆。当然,最最深刻的,是医护人员一次次耐心地开导、陪伴和全力救治。

他还记得2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学君,副市长张平怀,市卫健委主任张武钦,党组书记刘青强,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胡现增等,为他病痊愈到场祝贺。

他还记得告别前,刘鹏市长对他说的话:“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你今天康复出院啦,恭喜你,希望你早日走上工作岗位”。

走出隔离病区大门,李伟手捧鲜花,回望送他出门的医护人员,鞠躬、道谢、告别。他的身后,阳光是那样的明媚、温暖、灿烂……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通讯员 王文璐

采访手记:看到患者含泪告别的情景,记者不由自主想起了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感谢所有为抗击疫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人们,尤其是医学界的专家、学者、医生、护士们,谢谢你们的守护!致敬每一位抗击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希望所有医护人员,能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

致敬一线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善待医护人员,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和敬意,对他们好一点。在疫情面前,也呼吁大家放平心态,理性对待,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打赢这次战役,愿山河无恙,愿所有的人一切安好。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天佑中华,加油武汉,给力汝州。将臂挽,壮呼行,举国力,起雷霆,在这场战“疫”中,中华民族,一定会安然无恙,策马凯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