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本报刊登我市新年贺词后,引起汝州各界人士强烈反响,让我们看看他们眼中过去一年汝州的新变化。
脱贫后我自豪
“‘6201名贫困群众告别贫困,25个贫困村顺利摘帽’,其中这句话让我心中更暖。”家住蟒川乡娘庙村的王艳彩说道。
王艳彩曾经在外打工多年,非常关注家乡的变化,但是,婆婆在2017年因脑出血引起瘫痪,公公糖尿病引发眼睛看不清楚,她只好回家,留丈夫一人在外打工,公婆和3个孩子的重担压在她的身上,家里开销大、收入少。
“我是有手有脚的年轻人,让人出去说是贫困户,头都抬不起。”王艳彩说。之后,王艳彩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养起了土蜂,生活越过越好。2019年,她家脱贫了。看到脱贫数字,她也为自己是这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
“感谢党的好政策,才让我们这些贫困人员有了目标和信心,让我们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王艳彩激动地说道。
带着孙女游玩的地方多了
“我最想说的就是我们的公园,以前说起带孩子去哪里玩,可能就是煤山公园。而现在,不仅有中央公园、沙滩公园、滨河公园几个大公园,而且现在一出门还有游园。”市民吴秀英感慨地说。
吴秀英的孩子们整天上班比较忙,所以照看孙女的任务就落在了她和老伴的身上。他们时常带着孙女去公园看看景、去游园散散步,游玩的地方多了,生活好不惬意。看着这些变化特别有感受。
“我总感觉咱们公园的景色是一天一个样,这让我们大人们带着孩子来每次都有新鲜感,而且现在走在路上,到处都是植物,这‘山水汝州、宜居家园’说的是一点都不差。”吴秀英说。
接送孩子,一路畅行
“一年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文带来的变化,现在接送孩子过路口,遇到的车辆基本都会在斑马线前主动让行。”市民李思甜说,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塔寺小学就读,因为年纪小,上下学都需要接送,而学校门口又紧邻城区主干道,高峰时段车流量大,带孩子过马路非常操心。但是,过去的一年,风雨无阻准时出现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的交警、帮助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以及主动避让行人的司机都让她有了满满的安全感。“这么冷的天,真是难为了交警和志愿者们,我们赶着回家吃饭,他们却饿着肚子为我们护航,我是发自内心地想说声谢谢。”李思甜说,市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就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她相信汝州会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对工作的肯定,给我强大动力
公交公司经理丁洋海说,过去一年,对汝州公交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认清短板,提升站位,坚持以绿色公交、便民公交为发展导向,扎扎实实做好“公交惠民”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公交的吸引力和满意度,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出行服务,向市委市政府和汝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身为汝州人我骄傲
“转眼间2019年已过去,2020年已来临。一年间,我充满回忆。”市民张女士说。
在外工作近10年,去年9月回到家乡,汝州的变化映入眼帘:下高速看到城东的发展变化,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座座高楼矗立起来了,城市框架迅速扩大;公交车真多,想去哪里坐上公交基本就能到;在我记忆还停留在煤山公园时,汝州已经快速发展为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公厕,4个城区公园、63个街头游园,实现了从城市公园跃升为公园城市。真正让我感受到了过年过节不出门在家就能看不完、玩不尽,幸福感油然而生。身为汝州人我骄傲。
在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给群众做的实事,无论是在出行、生活还是环境、就业等方面都越来越完善,让我们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大变化让我感同身受
“2019年正式画上了句号,2020年开始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市民郭先生说。
作为一位在外地工作多年的汝州人,一年间,汝州变化的点点滴滴都反映出汝州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节奏。城市道路宽敞而干净,现已经形成四纵四横的市区立体交通网络,直通市区的大街小巷。居民出行越来越方便了,现已开通18条公交路线,其中4条免费公交路线,在提倡低碳环保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城市休闲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建成了中央公园、北汝河沙滩公园等大型休闲公园,同时配套市区小型游园,居民出游休闲更方便,选择种类越来越丰富了。在这些大型项目落地的同时更重视配套公共设施的跟进,累计建成125座星级厕所、45个停车场,解决了以前的如厕难和停车难的问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的同时,也不忘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从以前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到现在装备制造、机绣纺织、陶瓷、文化旅游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绿化树木越来越多,城市容貌越来越整洁。短短的时间,巨大的变化。2020,我们一起前行。
融媒体中心记者 萍萍 张亚萍 刚鑫雨 吴伟伟 王璐璐 刘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