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全在喂鸡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12月5日下午,在绵绵大山深处的寄料镇黄柏村西侧山坳间,2组贫困户程金全用手推着小推车在鸡舍里缓缓前行,看着层层鸡笼前一排排的鸡蛋,他一边收一边笑:“现在有千把只鸡子开窝了,一天能收八九百个鸡蛋,鸡蛋有人上门收购,能卖四五百块钱,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没有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我哪能养上鸡子?”
今年57岁的程金全和老伴常年有病,儿子是残疾人,过去他尝试过养猪、养牛,因为不懂技术、信息不畅,一直未能改变贫穷的生活。市应急管理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了解到他有养殖脱贫的强烈愿望后,积极帮他找项目,于2017年帮他将原来的猪舍改造成鸡舍,养殖蛋鸡1000余只。为了鼓励他发展养鸡,工作队还为他申请到了特色养殖补贴。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程金全重新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不怕脏不怕累的他,天天守在鸡舍内,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理蛋鸡。在逐步掌握了养鸡技术后,如今他的鸡舍已发展到2000只的养殖规模。看到程金全扩大规模后,有时候出现流动资金周转不开,工作队前不久又为他申请了3万元的镇农商银行政府贴息贷款,还帮他联系销路。
“那个鸡舍里的1000只鸡子马上也要开窝了,这样将来一天可以收200多斤鸡蛋,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等贷款拿到手了,我准备再扩大几百只,现在鸡蛋市场行情很好,得抓住机遇,搁住劲干!”
驻村工作队就像贫困户心中的一盏明灯和一颗定心丸,他们用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和有求必应的工作效率,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贫困户的心窝里,也鼓舞着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没有工作队的扶持,这荒山野岭谁敢去种花椒?种不活不说,将来花椒卖给谁,都是发愁事。”今年60岁的黄柏村2组贫困户马花,全家7口人,老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梗等,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驻村工作队从2017年春季开始根据黄柏村山地多的实际状况,积极引进花椒种植产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花椒苗和种植技术。马华一家当年种植了10亩花椒。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管理,今年花椒树已开始挂果。与此同时,工作队还鼓励她一家种植小杂粮,为她家申请到了经济林种植补贴和小杂粮种植补贴。
“今年花椒收了六七十斤,能卖2000多块钱,到后年这10亩花椒树就开始大挂果了,一亩地预计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刚在扶贫搬迁小区分了新房子,好事不断,心里很高兴,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在花椒地里干活的马花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