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乐义 通讯员 赵郝 杭高博) 12月8日,第八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东莞举行,2019年“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十佳绿色责任企业”“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中国绿色责任贡献奖”等荣誉结果也在现场公布,我市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据了解,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先后在北京、云南、广西、海南、甘肃、湖南等地成功举办了七届,已成为我国绿色发展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性高端论坛。“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的评选则采用科学标准及分析方法,对全国600多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那么,我市在绿色发展方面重点都做了哪些工作呢?我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素有“百里煤海”之称,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方式偏粗,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含金量,2018年汝州县域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县第36位,今年7月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居第99位,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河南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实现了由“半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转变。如此反转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重点做好了“四篇文章”。
做好“转型文章”。我们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两手抓,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立足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发展机绣纺织、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另一方面,围绕煤炭、焦化等行业,实施传统工业企业“三大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通过设备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做好“绿城文章”。我们围绕“建设山水宜居绿城”的目标,以“六化”为抓手(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大力实施全域国土绿化行动,近三年新造林18.4万亩,城市中央公园、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广成路郊野公园等总面积近1.5万亩的城区公园对群众开放,形成了贯穿中心城区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启动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在中心城区形成了30公里的“活水绕城”景观带。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6.7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2平方米。
做好“保护文章”。我们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空间开发、产业布局符合生态功能区划。持续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三散”治理力度(散乱污企业、散煤、散尘),狠抓工业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加强土壤污染管控,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建成智慧环保平台,不断提升污染防治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做好“低碳文章”。我们积极倡导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城区稳步推行免费公交,开通免费公交线路6条,受到群众一致欢迎,成功创建为全省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市。在此基础上,建成16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和180公里健康步道,投放2200辆公共自行车,满足群众短距离出行需求。
现在的汝州,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已经成为汝州发展最靓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