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甘泉”上市了裴玉坤:“闷葫芦”的演讲季要闻简报市科协为牛角岭村新建一处“科普e站”临汝镇:小额扶贫贷款助力脱贫攻坚大峪镇:各支部你追我赶“学习强国”竞风流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8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1-25

裴玉坤:“闷葫芦”的演讲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最近一段时间,王寨乡裴家村的贫困户裴玉坤成了香饽饽,连续两场的“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恳谈会,他都成了会上的主角。

性格木讷的裴玉坤,在外人眼里就是个“闷葫芦”,平时话很少的他,咋会突然成了乡里的明星,被人追捧呢?

今年50岁的裴玉坤,是王寨乡裴家村二组农民。前些年,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全靠种庄稼维持生计,妻子身体不好,还要供家里的一双儿女上学,生活异常窘迫,常常捉襟见肘。

家里穷,自然矮人三分,裴玉坤被生活压弯了腰,很少看见他露过笑容,说话也没有底气,看到村里其他人家的房子盖得漂亮大气,还都买了小轿车,裴玉坤非常自卑,连和村里人交往聊天也少了。2015年,裴玉坤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戴上这个“帽子”以后,他更是脸上挂不住了,平时出门也绕着走,怕见熟人朋友。

人穷志短,想发财的愿望有,可寻找致富门路窄,裴玉坤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头上有头发,谁愿当秃子呢?可就是造化弄人,无论咋折腾,就是摆脱不了这个“穷”字。眼看步入天命之年了,孩子们也一天天大起来,这日子该咋样过呢?

党的扶贫帮扶政策给裴玉坤带来了曙光。2016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展开,在王寨乡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裴玉坤开始从事蔬菜种植,他在裴家村南水库边利用自家地开始种菜,又流转贫困户一部分土地,栽种了20余亩的西红柿、洋葱、萝卜、白菜。

裴玉坤和爱人起早贪黑,连明彻夜地干。为了照看好蔬菜,他在地头打了个简易小窝棚。夏天酷热难耐,蚊虫叮咬,他都坚持住在里面。为了提高效益,他在上级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使用了户贷户用小额贷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裴玉坤的实干,有了回报。2017年他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是5746.11元,2018年增长到9960.17元,2019年已经到32357.36元。“闷葫芦”裴玉坤不光实现了脱贫,还实现了致富。

今年7月份,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两级的支持下,裴玉坤承包了村集体的6座蔬菜大棚,着手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各种高品质瓜果,向村集体缴纳了承包金,使用了10余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

发展蔬菜种植这几年,裴玉坤不光自己实现了脱贫,还带动身边的贫困户一起脱贫。农田里用工多,他经常喊着贫困户到地里干活,通过务工增加收入。49岁的贫困户李润、55岁的贫困户郭鹏等11名贫困户经常到地里帮忙,每天工资40元,已累计为贫困村民发放工资4万多元。

从入不敷出的贫困户,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仅仅四年的时间,裴玉坤感慨万千,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裴玉坤有一肚子的话想向外说,昔日的“闷葫芦”话语多了,逢人就说:“党和政府给咱这么好的政策,咱要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受王寨乡党委、政府邀请,裴玉坤走上“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恳谈会的演讲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朴实的话语,赢了阵阵掌声。

随着“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恳谈活动的进一步深入,裴玉坤的演讲季开始了,每次邀请,他都欣然前往,“感谢党的好政策”,成了这个闷葫芦的开场白,这发自肺腑的一句话,总能引起场上场下的共鸣……

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彦锋 郭延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