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影像:河睦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7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0-31

汝州影像:河睦

———献给共和国70华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尚自昌 图/特约记者 张军平

四大文明古国因诞生在大河的河谷地带,因此有人称其为四大河谷文明。

汝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文明遗址比如闫村、中山寨均分布在河谷两岸的台地上。

洗耳河是北汝河的支流,是汝州的母亲河,从北向南已发现有槐树尹、河湾、煤山等文化遗址,证实她的脉管里流淌着8000多年的汝州文明。

4000年前,因先贤许由为拒唐尧天子位置的禅让,避隐此河谷地安家,用水洗耳去诟言,后人对隐士精神的敬重就改其河名为洗耳河。这条河因许由隐居而成了中国隐士文化的源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筑焦枝铁路,在洗耳河西岸的高台上发现了煤山遗址,地层叠加着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提供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的完整信息,考古学家给她起了个载入史册的好名头———二里头文化煤山型。为保护洗耳河孕育的这块文化高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此规划建设了汝州当时最大的公园。这个公园经过不断的完善和2017年的百城提质工程建设,成为城区的“肺器”和市民的乐苑。

洗耳河东岸的汝州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现最晚始建于汉代,有2000多年的历史。

河谷文明生于水也常常毁于水,所以人们对孕育她的河水又爱又怕,不知汝州城诞生以来重筑或修建过多少次,也不知被大水冲坏过多少回。

现存最早的《汝州志》成书于明正德年间,距今不到500年的历史,此后不断续写至清代的1820年,水灾多记有汝河,却不见洗耳河。

2000年还存在的祭祀河神的大王庙坐落在西城门对岸的洗耳河边,碑刻显示始建于明初,是希望河神给市区带来清流绕城,且没有水患的和睦景象。明清时期的多块碑文显示,河大王并没有保护好两岸人民的平安,仅西城门外与西关相通的大石桥就有冲毁10次之多的记录。

新中国成立之初,洗耳河上还没有桥。1957年前后才修了中大街与西关街连接的桥。

1957年,在洗耳河上游修建了中型水库,基本治住了水患,下游支流和地下的河水还能让洗耳河四季水淌。

上世纪九十年代,洗耳河除城区段多曲曲湾湾,类九曲十八湾的浏阳河。河道很宽展,荒草很繁茂,牧者很钟情。

2000年7月15日汝州突降暴雨,洗耳河给她的儿女送来了百年未遇的洪水,城区一片汪洋,多处低洼地带的住户受灾严重。

2000年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万人参加的洗耳河疏浚动员大会,将城区以南采取取直、疏通、固堤的办法治理,给全市人民描绘出了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

2000年后,洗耳河南段遍植杨柳,市区段有了钢骨水泥石堤,修建了橡皮水坝。

2014年是母亲河“西化”的元年,全面整妆列入民生大事,五河贯通列入高端设计,马庙湖区全面升级,河道北段固堤、步道、绿化同步规划实施。

2017年位于洗耳河东岸的科教园区规划建设,一年后箕山南麓这块世代无人问津的沟壑险地突起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园区,汝州党校、一高、高级技工学校、中医学校先后鸣炮迁入,构结成汝北高地上的文化山城。

2017年同步规划开工涉及洗耳河的水系贯通工程和万亩滨河公园建造工程。如今这些工程全部落地,洗耳河和两岸呈现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秀美画状。

2000年7月15日暴雨后的中大街

2000年7月15日暴雨后的洗耳河城北段

2019年春天的科教园区

煤山公园一景

2018年秋天的洗耳河城区北段

2018年水系贯通整治中洗耳河城区北段

汝河湿地公园

2018年拍摄的马庙湖区晚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