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 通讯员王德伟) 10月24日,记者从市产业集聚区获悉,由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发布的《关于发布2018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综合排序的通知》中,我市产业集聚区2018年综合排序位居全省第20位,成功蝉联全省20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我市产业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产业新城、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政府引导、项目支撑和创新驱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推广应用产业先进技术,已成为全市产业、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区,初步形成“一园四区”发展格局。
坚持政府引导,提升新兴产业占比。市产业集聚区依托工业企业发展基金,发挥政策资金引领作用,着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做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重,推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针对传统产业,推进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积极实现“二次创业”。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引进东方集团装配式建筑、南通三建新型建材、百瑞纺织、中装速建等项目,着力培育建筑装配、新型建材、机绣纺织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目前,机绣产业占集聚区规上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4.5%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4.2%,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占比由2015年的66.6%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2.6%,转型升级成效凸现。
坚持项目支撑,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园区按照“园中园”模式,承接沿海、郑州等地区产业转移,在产业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区四园”,大力培育发展机绣纺织、新型陶瓷、智能终端、汽车装备等新兴主导产业。近年来,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项目29个,总投资128.06亿元,其中传统支柱产业提升项目10个,总投资24.05亿元,新兴产业培育项目4个,总投资36.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18.75亿元,新能力提升项目1个,总投资0.5亿元,公共服务平台项目6个,总投资48.56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助推经济腾飞。园区还围绕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使创业创新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产业集聚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3家,拥有自主商标的企业13家,河南省著名商标6件,集聚区34家企业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力推动了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