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是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32年,共产党人就开始在汝州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1939年2月,中共豫西省委在汝州建立中共临汝地委和中共临汝县委,带领汝州及豫西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1944年9月,皮定均、徐子荣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开辟大峪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河南军区在司令员王树声的带领下移驻大峪抗日根据地,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大峪成为整个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7年11月至1948年1月,陈、谢兵团先后三次解放汝州城,推翻了国民党在汝州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有许多革命前辈在汝州战斗、在汝州成长。他们抱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革命理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一座座高山仰止的历史丰碑。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前辈,让红色精神注入血脉,生生不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色传统融入灵魂,代代传承。值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之际,认真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汝州人民开展解放斗争的光辉历程,重温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伟大壮举,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促进汝州全面小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临汝解放前夕的政治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恢复家园。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由美国出枪、出钱,蒋介石出人的反革命内战。
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驻扎在登封、汝州、禹州交界大峪一带的王树声领导的八路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忍痛撤离豫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刚一离开根据地,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八路军行至米庙东部的石槽王村,遭到国民党保安团黄万镒部的阻击,有27名八路军战士被俘后,被活埋在城东张鲁庄瓦窑场的战壕沟内。中共伊川县委书记、八路军干部教导团副政委张思贤同志身受重伤,行至舞阳壮烈牺牲。
八路军撤离大峪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如狼似虎地扑向大峪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人民进行疯狂的报复和进攻,马英、何社、吕九等10多名共产党员及革命同志被敌人残忍杀害。
为了搜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情报、搜捕共产党人,国民党反动政府1945年底到1946年初,在临汝县先后建立“中统局临汝通讯站”“临汝县反共调查小组”“三青团临汝县行动组”等敌特组织,秘密调查地下共产党员王化宇、王朝栋、刘波涛、裴国柱及其他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志,企图摧垮临汝县的革命力量。
国民党还大量制造反共谣言,进行反共宣传,企图蒙骗群众,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他们公开造谣说:“共产党实行的是三光政策,人杀光、东西抢光、房子烧光”,“共产党来了共产、共妻、家破人亡”等等。临汝县又重新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乌云所笼罩,抗日救国的人民变成了罪人,根据地的干部和共产党员的亲属遭到惨无人道的迫害,全县人民在国民党的铁蹄之下,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汝州人民不甘受国民党的压迫剥削,全县各地的革命之火不断燃烧起来,在解放区及敌占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革命形势影响下,一些原来与党组织脱离关系的共产党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发动内战的罪行和欺骗人民群众的反动宣传,扩大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及汝州(临汝)的解放
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战略部署,发展有利形势,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8月22日,陈、谢兵团渡过黄河以后,英勇出击,势如破竹,于1947年秋季到汝河两岸,在临汝镇、温泉一带展开激烈战斗,先后三次解放临汝县城,全部歼灭了临汝境内的股匪,稳定了社会秩序;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为汝州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唐沟战斗
陈、谢兵团强渡黄河后,先后参加了嵩县陆浑岭、陇海沿线作战。9月25日渡过伊河,抵达颍阳地区。为寻机歼敌,乃转而向南,9月28日攻开汝阳县城和汝州西部重镇临汝镇。
1947年9月28日深夜,解放军九纵26旅76团,首先解放了汝州西部重镇临汝镇,消灭土匪100多人,缴获汽车一部。29日晚,解放军78团经过两个小时战斗,消灭敌军1个连。30日凌晨,唐沟战斗打响。经过两天战斗,此次作战毙俘敌军第38师、青年军206师千余人。10月3日,援敌一二四旅赶来,唐沟之敌短时难歼,加之陈谢首长令九纵急速西进,协同四纵歼敌整三师,因此,九纵主动撤出唐沟战斗。为解放汝州城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付出解放军伤亡420多人的代价。
(二)、三次解放汝州城(临汝)
1947年10月下旬,陈、谢兵团发起伏牛山东麓战役,把汝州、郏县作为突破口。陈赓司令员亲率第四纵队到达临汝县西部地区。10月31日,陈赓司令员在温泉街召集四纵周希汉、李成芳、陈康3个旅长,共同研究解放汝州城的方案,决定由10旅28团解放汝州城。当时汝州城守敌有在铁门被击溃后逃到汝州的敌15师、敌64旅之残兵败将,还有县保安团。敌15师师长武庭麟得知解放军奔袭汝州城时,即率部往郏县方向逃跑。
1947年10月31日夜,解放军28团急行军包围汝州城。11月1日凌晨发起进攻。突击队先用炸药炸开西城门,西城守敌除少数逃跑外,大部分当了俘虏,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胜利结束。共歼敌800多人,缴获机枪4挺,步枪600余支。
11月2日,28团乘胜向郏县追击逃跑之敌,解放军离开县城后,一些散匪、地霸乘机窜回临汝县城。他们进城后,烧杀奸淫,抢劫人民财产,残酷镇压群众,闹得汝州城鸡犬不宁,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解放军九纵26旅76团探知敌人在临汝县城作恶多端的情况后,于11月13日从宝丰奔袭临汝,14日拂晓,向县城发动进攻,很短时间就攻克汝州城(第二次解放)。
为了迅速解放临汝县全境,76团再次攻克临汝县城后,即赴县城西北剿灭平文正土匪,这时一些散匪、地霸再次乘机窜入县城,敲诈勒索,抢劫人民财产,面对敌人的猖狂反扑,正在汝河两岸执行剿匪任务的解放军78团3营,于1948年1月22日夜,急行军到达临汝县城,狠狠打击了窜入县城的散匪和地霸,临汝县城得到第三次解放。
1948年3月,临汝县全境解放,临汝县的反动势力被摧垮。
(汝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史占京李翔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