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解新安教师节感怀致教师月光下的汝州怀念当教师的日子我家的小院子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中华文化的符号(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4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09-11

我的恩师解新安

张生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五一假期,汝州一高八七级同学联谊会在老家举办,我因在外地探亲,未能赶回故乡和大家相聚,但在微信群里,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幸福的合影、精彩的互动,心里有岁月流逝的感慨,更多春华秋实的喜悦。

尤其看到满头华发的恩师解新安,全然不似八十多岁高龄的样子,仍旧像当年那样,站在讲台上,精神矍铄、激情洋溢地给一群将知天命的同学们再上一堂人生大课时,我的思绪再一次飘回青春往昔的校园里。

解老师是我三十年前就读汝州一高高二文科五班的班主任。那时候我十五岁,解老师大约五十岁年纪。

在我印象里,身材瘦削、模样儒雅的他,健康状况似乎不是太好,总是一副病恹恹、劳累过度的样子。但一站到讲台上,他声如洪钟,无论是认真讲解知识点,还是声情并茂朗读课文,那副昂扬振奋的神情,都与课下判若两人。一篇韩愈的《师说》,字字句句,都恰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注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最难忘他上完课后,佝偻着背,抱着教材教具,喘着气离开教室的背影。总是让人心里捏一把汗。生怕走走停停的他,在哪一刻就疲乏得坚持不住累倒下。

解老师既是班主任,还教好几个班的语文。即便任教任务繁重、忙碌不停,但晚自习的时间,他总是会出现在教室里。

他不像别的任课老师那样,转一趟、巡视一圈,就离开教室回办公室备课或改作业,再或者是去忙其他的事情,而是一直坐在讲台上,陪着我们一起自习。

不爱说话的解老师坐在讲台上,沉默中自有一股威严,整个教室也显得愈发安静,偶尔有贪玩的男生迟到,他抬起头,盯着严厉地看上几秒钟,依旧神情肃穆地低头看书、批改作业。不怒自威,形容他的风度,最贴切。

在高二班里待了好几个月,我才知道,解老师的儿子,原来也在我们班读书。难怪有一次,坐在窗边的我,上数学课时跑神,无意间看见解老师在走廊上,逮住迟到的他,低声狠狠地批得他不敢抬头,当时我还奇怪,平时解老师对班里再顽劣的学生,都不会那般厉害、苛责。

多年之后,同学们回忆起受惠于解老师的点点滴滴恩德时,我才顿悟,解老师是把自己的儿子当成了普通学生看待,却把那些从农村考入县城的穷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关怀:生活上尽力帮助,学业上辛勤培育,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当年的我,在班里不是一个成绩突出的好学生,因为我偏科,语文成绩优异,数理化却是短板。

解老师从来没有表扬过我的语文,虽然我的作文,常常被他用红笔圈点得“祖国山河一片红”,不过,他也没有批评过我,虽然我的数学成绩,常常在班里垫底,拉低平均分值。

我那时贪玩不勤奋,喜欢读课外书,喜欢自习课逃课,去学校南边的汝河里看风景、捡汝石。

父亲对我的学习很上心,时不时会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心虚的我,有一段时间,对父亲到学校去很紧张,怕老师告我贪玩的状。

有一天晚自习课间休息,我正站在楼道上和女同学闲聊,正好看见父亲从一楼解老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解老师出来送他,我赶紧缩回了脑袋,却极力伸长着耳朵,想听清他们说些什么,奈何隔着三层楼的距离,啥也听不到。

因为前段的期中考试成绩不好,我心里想:坏了,今晚回家父亲一定要吵我。

晚自习回家后,父亲不在家,我赶紧把自己关到卧室里休息了。

忐忑不安等了好几天,父亲不仅没有说我一句,反而一直鼓励我好好学习。这让我很纳闷。因搞不清状况,我只好夹着尾巴、耐着性子做了一段时间的好孩子。又一次数学测验的时候,居然考了个全班前几名。

父亲开心地说:“你们解老师真负责,比家长还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因材施教。上次你期中考试考得不好,我有一天晚上下班,顺路拐到你们学校,见了解老师,解老师不让我吵你,说你这种聪明却不用功的孩子,应该多鼓励表扬,不能打击、伤了自尊心。”

也就是那次,从父亲那里知道,解老师年轻时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是当年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才子。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如今的解老师,桃李满天下,生活幸福,身体康健。退休多年,他笔耕不辍,写诗文、写大字,还出版了一本回忆录。

耄耋之年的他,壮心不已,还准备出一本自选诗集,同时想把同学们的作品,也择优收录进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生情谊,是人一生中最令人铭心感念的深情大爱。在解老师的感召和厚爱面前,我只有惭愧、自省。拙笔一支,师恩难诉,敬祝亲爱的解老师佳作频仍,乐享人生,更比南山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