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鑫雨
记者在采访一些村镇时,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作品,部分村落投入财力做规划设计、环境整治,干部进驻农家扮靓农户庭院,村容村貌的确变好了,村民为环境变化点赞,但并不真正了解这些美丽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也很少有用乡村的美丽发展旅游长久吸引“城里人”的。一些村民坦言:大家有的需外出务工,或种植庄稼,或侍弄儿孙,平时很忙碌,保持美丽庭院有点费心思,家里家外的也顾不住那么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这20字中,最首要的基础就是产业兴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振兴就无从谈起。
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底子,如果湖泊、水源、土壤被污染,那么乡村的美就会降级减分,当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之后,乡村的产业也不需要只盯着传统产业来发力,找到自我的资源优势,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发现乡村独有的文化价值,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地方风物,把传统的物产、文化变成有故事的、能够表达乡土情怀的文创商品和品牌,也逐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的一股清流。
同时更应该注意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等制度不断完善,一大批年轻人、能人回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只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有意识地发挥本地能人和新乡贤作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此外,祖祖辈辈守护乡土的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政府干、农民看”或“老板玩、农民看”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应避免。只有政府、企业、人才、农民一起,探索出良性共生发展模式,乡村振兴之路才算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