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街舞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轮滑班……
时下正值暑假,各种暑假班五花八门,遍地开花,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也着实让家长增加经济负担,也让想在暑假嗨玩一把的孩子们增加了不少学习压力。
说起暑假班,总让人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觉。
说其一无是处,似乎不对;说其有益学生,似乎有些牵强。如果让孩子们参加单纯的特长类、艺术类辅导班,学习一技之长,倒也说得过去,毕竟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要在暑假班再上文化课,我们不仅要请众多家长思考一下,更要提醒那些利用暑假办班的老师和学校认真思考一下了。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或利用假期让身心得以休息和调整,以利于下一学期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或利用假期外出旅游,饱览祖国锦绣河山,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肯定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由于暑假班的大行其道,这些他们本应享受的权力被变相剥夺,甚至是变本加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让孩子过一个什么样的假期,成为摆在家长、学校、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各类辅导班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的是在职老师偷偷摸摸办的,有的是社会办的,更有甚者,一些连初中就没读完的卖菜大嫂也改行办起了辅导班。校外辅导班犹如一块“唐僧肉”,利益的驱动使补课市场乱象丛生。
这其中,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当属那些“课上不讲课外讲”的个别教师,有些教学内容,明明课堂上就能讲清楚,偏偏是教者蜻蜓点水,学者囫囵吞枣,学得不深不透,基础不扎实,只好利用假日、假期额外掏钱“开小灶”。
他们的这些行为,不能不让人嗤之以鼻。
俗话说,有需要才有市场,存在即为合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原本“上大学找出路”的想法变成了“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出路”,对学习成绩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习差的固然需要补习,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惜费钱参加辅导班,以求“锦上添花”。尽管学生本人假期未必愿意上补习班,但迫于家长、社会压力,也只好硬着头皮上。
暑假班存在之乱象,既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存在补课安全保障差,办学环境、条件受限,容易存在不安全因素。同时,有的教师热衷于校外办班,看重的是高额的补课费,对学生的补习效果却不负责,本职工作容易受影响,在学生中也容易滋生攀比和依赖心理。
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全面了解补课的需要,正视补课的存在,加强对教师、家长、学生引领和教育的同时,及时调整策略,制定相关措施,变堵为导,引导补课市场健康发展。
还是让孩子们在暑假期间撒点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