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畔听取蛙声一片老兵的荣誉夏夜的纺花车过乌衣巷随想国画小狗笨笨孩子的幼儿园妈妈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0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7-22

五湖畔听取蛙声一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晓伟

夏之夜,五湖边,荷叶亭亭,蛙声一片。

蛙的鸣叫,并不聒噪。在炎热的夏夜,在一波波的热浪中,反而显露一片清凉世界久居闹市,许久未能听见蛙鸣。偶然间,漫步五湖,听取蛙声一片,既喜悦,又安然。

听蛙,一个人独坐在时间的中央,仿佛独坐在舞台的中央、世界大中央、大地的中央,听一缕蛙鸣从湖畔的草丛间轻轻逸出,开始是零丁的、幽微的、试探的,甚至是若有若无的一缕声线,从这一处连接到那一处,就有了启发式、带动式的引领,于是引发共鸣。这边低音,那边高音;这边音域宽广、那边音色纯正。接着,更多的蛙加入了合唱。霓虹的光束成了指挥棒,亭立的荷叶成了高潮迭起的鼓掌。

微风吹过,涟漪轻漾,夹杂着一股一股的清凉,仿佛也在推波助澜这场盛大的音乐专场。

在这样一种场景中,在这样一种心境中,感觉人已被蛙鸣淹没,声音仿佛凝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托举人思绪出窍,魂灵飞升。

这是一个绿色的合唱团。音符激荡中只想闭上世俗中疲惫的眼睛,任由蛙鸣在暮霭里缭绕、升腾,随风飘荡,随处摇曳。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一把青翠的绿、鲜嫩的绿,任由滴落,肆意长成夏天的颜色。

那声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连夜空里的星星,都好像给震颤了,隔着湿漉漉的荷叶望上去,星星犹如大地这片舞台上的灯光,在夜幕下泛着朦胧遥远的光。

水声一响,有青蛙在湖中兴奋地跳跃起来,蹲踞在大大的荷叶上咯咯鸣叫,仿佛在领唱。尽管,它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求偶,但很少有人,会不将它的叫声当成悦耳动听的歌声。

蛙鸣声声,是大自然灵韵的合奏,让盛夏的协奏曲,更加悠扬精彩。

蛙声此起彼伏,一场音乐表演刚演奏完,另一场音乐表演又开始了。接踵而至的演唱,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两只耳朵在一片片蛙声倾听,似乎听见了这个世间最美的情诗,又似乎听见了的最痴情的表白。那一声高过一声的鸣叫,是它们对爱情的执着,对内心的尊重。

蛙声之美,不仅仅在于其简单的鸣叫,而在于其对内心的坦白。

每一声鸣叫,都是它们用最真挚的生命演奏的。它们虽然匿身于黑夜,藏身于池塘,但我依然能在滚滚红尘的路上遇见它们。它们用最原始的鸣叫,表达着季节的更迁,表达着环境的改观,表达着自己的存在,让聆听的人们在一片蛙声中迷了路。

自古以来,倾情于蛙声的美妙,并不是某个朝代诗人的专利,虽然在唐宋诗句中早已蛙声一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浓霭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但元明清也不甘人后:“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蝶翅初依帘幂间,蛙声偏向池塘闹。”“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但都不如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的自然,说的淳朴,说的透彻。

许多人固然明白,在不少文士诗人眼里,那翠绿的蛙声,是有着浓郁的诗意和音乐的禀赋的。而倾情于蛙声,也便是倾情于那份恬淡、善美的诗意;倾情于那种祥和、雍容的感怀;倾情于那种绿色、清幽的环境。

但还有人,却始终不能超然于节气、墒情、庄稼和环境之外,带着禅意和虚静,去聆听或欣赏那成片的蛙声———事实上,每当蛙鼓如潮的季节,总有人以一颗虔诚的心,甚或,以一株水草、一杆莲荷的纯朴的心,去观望天地,虔敬地祈愿着山清水秀,风调雨顺。

忽然想起,“何处最添诗性客,黄昏烟雨乱蛙声”,的诗来,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异曲同工。这如潮的蛙鸣,分明就是大自然永不停歇的美妙乐曲,是一首悦耳而又和谐的田园牧歌,是人们永远牵念的淡淡乡愁。

五湖有乐,在湖畔,在田野,在幽远的城市与村庄,唯独在喧嚣之外,有一片巍巍荡荡的蛙声延伸而出。

无论如何,听到蛙声,总是一种幸福。今晚,五湖边,蛙声一片。飘摇江湖,人世变迁,唯这自然的天籁,和初心,不曾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