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川”的桃子成熟了中原银行调研组莅汝学费落在公交车上公交公司接力送还危房改造让贫困户圆了安居梦诵读经典向党献礼粗心考生走错考场爱心城管紧急送达这些费用降低了韩鲜奇:美丽赵庄绽新花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38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6-28

“小四川”的桃子成熟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马队长,我们果园的桃子熟了,今年的桃子又红又大,还甜得很,喊上工作队同事来果园吃桃子吧。”

“桃子的收成怎么样?好卖不好卖?有啥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只管说。”

“没事,真没事,就是想着你们工作队给我们办了这么多好事儿,想让你们来吃几个桃子。”

“中,这几天村里事情多,等忙完这几天一定过去。”

这里打电话的一边是米庙镇焦岭村的贫困户何风英,一边是市农业农村局驻焦岭村工作队队长马艳君。

今年57岁的何风英籍贯四川,由于地方口音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为“小四川”。2016年12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何风英一家人作为焦岭村第一批脱贫户光荣脱贫。

脱贫后的何风英虽然自己致了富,可心里还时常想着工作队的好,因此就有了开头一幕。

“何大姐多次邀请我们工作队去品尝她的桃子,给我本人都打了好几个电话,推脱不过,现在去村里,刚好路过何大姐的果园,咱们就一起去看看,你们还能给果园宣传宣传。”马艳君说。

6月26日,记者跟随马艳君,来到了位于米庙镇随庄村的果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桃树,绿的叶、红的果挂满了枝头,心情顿时感到愉悦和爽朗。

“你家的桃园有多大面积,这一年能收多少桃子呀?”

“这不是我的桃园呀,我是在替果园的主人管理这片桃园”。何风英见记者有些疑惑,就主动讲起了她与果园主人的故事。

“我们1992年在西藏做馒头生意时,遇到现在的果园主人———米庙镇随庄村的随占松。当时,随占松家很是困难,在西藏无亲无友的,有什么事我们能帮的就帮帮他。在我们馒头店生意快不干的时候,就想着把馒头店转给他,但是当时占松没钱接管馒头店。我就说服家人,把馒头店包括机器设备无偿地转给了他,占松一家人也通过经营馒头店渡过了难关。由此,我们两家成了世交。”这一片桃园是几年前随占松家承包的,后来他儿子博士毕业,全家到外地生活了,随占松就把这个果园生产经营权全部交给何风英管理。

“占松一家人对我很是放心,我也把果园当成自家的园子,施肥、修剪、浇水、打药、除草等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果园的各项开支及果子收入,我都一一登记,及时将账目给人家报过去。人家信任咱,咱做人做事也得凭良心。不过功夫是真没白费,去年,除了我本人有稳定的收益,还带动焦岭村李老红、宋轻、宋素琴等贫困人口来果园务工,每人每年增加2000块钱以上收益。”

何风英说,果园施的肥大多是有机肥,防治病虫害用的药物也是绿色环保无公害药物。“不信你们都尝尝,我的桃子可甜了。”说着,何风英从筐子里随手拿起几个桃子递到记者手中。她家的桃子个大,色泽红艳,放在嘴边,轻轻一咬,口感软糯味道清甜,果实甘液顿时充盈整个嘴巴,身心疲惫也消失了。

看着丰收的果园,望着满脸都是汗水的何风英,记者心里竟然涌上一丝莫名的感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用在何风英身上再贴切不过。

“这些拿到工作队让工作队其他同事也尝尝,地里产的东西,不值几个钱,再说我给你打电话,实心实意想让你们尝尝。再说了,你们工作队几个人,为了贫困户吃住在村,没日没夜,你们为我们做恁些实事、好事,吃我几个桃子,不算啥……”何风英风趣地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于俊鸽通讯员

牛丽萍 马艳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