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蟒川千古秀,山水共长久。花海歌盛世,半扎古韵浓。瓷镇迎宾客,冰川千古流。
蟒川,曾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到处是山峦和沟壑,但丰富的矿产资源,打破了这一方土地的沉寂,富裕了这一方淳朴的子民。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今天,蟒川这座千年古镇,守住初心,褪去灰色,披上绿装,以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让梦想在更美更远的地方延伸、扩展……
山之魅
水之湄
蟒川有水。
古语说:“面山显瑞,照水呈祥。”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
站在蟒川河畔,宋风瓷韵和田园风光的中国汝瓷小镇拔地而起,“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的场景油然而生,“当惊世界殊”的感觉妙不可言……
汝瓷小镇,是依托严和店汝窑遗址和蟒川河宋代窑址群的历史积淀,配合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的陶瓷文化建设,利用河两岸的优美自然风光,积极打造的具有汝州地域特色和承载历史文化传承的艺术古镇。小镇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包含严和店水库项目、严和店棚户区改造项目、蟒川河水系治理项目,建设汝瓷文化遗址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非遗文化村、艺术家村、汝州艺术名家美术馆、陶瓷行业协会交流展示基地、汝帖文化中心、汝州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蟒川河滨水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曲剧艺术大舞台、汝石文化展示中心等。
汝瓷的起源和兴盛,是在近千年前的北宋;汝瓷的恢复和发展,是在六十多年前;汝瓷的梦想与辉煌,将在今天,在蟒川河畔,再次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站在土门沟水库,“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随水沉浮,翩翩起舞。
桃花水母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一种最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为世界级濒危物种,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产生于淡水中,江河湖泊甚至人工池塘都是它的栖息场所。但是它对水质的要求极高、极为挑剔,适宜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极为洁净。与海洋中生活动辄几十厘米、上百厘米大的其它水母相比,桃花水母的体形仅有2厘米左右。它们的寿命也很短,仅有数星期。
获知境内发现桃花水母,蟒川镇党委政府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保护桃花水母事宜,并制定具体措施,保护好这一珍稀物种。桃花水母现身土门沟水库,成为蟒川镇大力整治水生态环境的有力佐证。
站在蝙蝠洞内,数百万年神工鬼斧造化万千的大型钟乳石边,泉水潺潺,如同甘霖。
蝙蝠洞内因长年栖息大量蝙蝠,故名。这是一个经过数百万年天然神工造化逐渐形成的大型群体溶洞,是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现象。洞口位于10米高的崖壁上,只能容1人进入,入洞后攀援而下5米处有一大厅,大厅内可容纳100多人,洞内各种形状的石笋、石花、石柱、石瀑、石龟、石钟等错落有致,妙趣横生。特别是玉柱擎天、神龟探宝、天坛盖顶和众多正在生成中的各种钟乳柱造型,令人惊叹不已,拍手叫绝。
溶洞内向四周横向延伸几个小洞,洞中泉水潺潺,奇石鳞次栉比,真可谓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既是观光胜地,又是探险乐园,蝙蝠洞堪称中原第一洞。
站在半扎古村龙泉口边,甘洌清澈的泉水滋润大地,膏润民生。
小桥流水人家,枯树涌泉凫鸭。有一方古意穿行在陈旧的屋檐瓦棱之间,有一方安宁绵延在迤逦而下的流水之间。灵动之间有幽静,幽静之中寓着灵动。明明身处现代,却陷落在往古的情怀之中,分明走在中原的土地上,却仿佛游走在江南水乡。
历史上,这里曾是南通宛粤、北到秦晋的交通要道。因为地处要冲,它不断修复创伤、不断兴旺,村里的主要街道,至今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貌。重修于明泰昌元年的双孔石桥,仍飞架在村南的万泉河上;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关帝庙如今仍保留有戏楼、拜殿和大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还要在戏楼演三天戏;建于清中期的土地庙虽小,但建造非常精美,集石雕、砖雕、木雕于一体,可一睹清代建筑的风采。尤其是清同治年间修建的寨墙———万泉寨,曾经是半扎人的骄傲,现存有大部分墙段和西寨门。村里如今还有清代民宅40多处,可称之为清代建筑的博物馆。
斗转星移,如今的半扎回归了它的安宁和那依然驻留于山水间的野趣、悠然。所有的过往,浓缩成了西寨门的过门石和东大桥巨石上深深的车辙印,还有那风烛飘摇的老屋、小路。
蟒川镇
业之兴
蟒川有业。
功崇伟业,业广惟勤。
“北有汝瓷小镇、西有硕平花海、东有半扎古寨、南有蒋姑山景区、中有华予生态园,东西南北中、处处有亮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建设宜商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让蟒川充分展示出山水人文之美,绽放着厚重历史之韵。蟒川,正在完成从一个产煤的黑色小镇到生态绿色名镇的美丽嬗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脚在这里,无疑具有更加坚实的人文基础和地缘内涵。
蟒川人把“守住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刻进了蟒川的山山水水。
硕平花海,是汝州市的产业扶贫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优先把包括蟒川镇杨沟村、娘庙村、郝沟村在内的4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放在首位,通过流转土地固定增收、优先使用贫困户就业增收,实施产业带动脱贫。项目用工优先聘用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口,已经带动贫困人口近200户,参加务工的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硕平花海的网红桥,一桥荡悠悠,盛名传天下。以前的小水塘,经过改造后,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成为有名的网红桥,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体验,相关视频在抖音、火山、快手等网站上点击量超过一亿次。巨大的流量效应也使众多网络直播平台从业者将硕平花海作为自己的工作基地,无一例外都会得到大量点击量,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继而对汝州、对硕平花海产生强有力的宣传推介。2018年6月23日至9月30日,硕平花海与湖南卫视联合开办了《摇啊笑啊桥》节目,创湖南卫视白天同档期收视率之冠。
华予生态园,项目规划总面积1500亩,主要建设有农田农耕、果蔬采摘、极速滑草、神庙香火等20多个项目。园区内的林木四季常绿、青翠欲滴;林下套种的经济作物品类繁多、香味四溢;水库、水池等灌溉设施里育有鱼苗,鱼翔水底、灵动活泼;水面上放养的鸭子、白鹅,林间散养的
柴鸡、野兔随处可见、四处撒欢,可让人体验在城市前所未有的放飞感。园内还修建了窑洞、木屋等特色住宿项目,让人不仅能自由采摘,亲手抓柴鸡、逮野兔、钓鲜鱼烹饪的同时,还能体验在山野间夜宿的乐趣。
华予生态园的建设,建出了“汝州加速度”,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把一片荒坡丘陵打造成一座以现代农业为核心,观光旅游为支撑,集特色农业、林木花果、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庄园。
冬青沟,地处汝州、宝丰、鲁山三县交界之地,与黑龙潭、老婆寨等组成一个环线,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是盛夏避暑的一个绝好去处。这里是两山间的一个河沟,沟底碎石遍地,两侧乱石穿空,形态各异。灌木葱郁,嫩枝新芽迎风舒展,偶有几树山花点缀,更显迷人。远观峰峦起伏,青山相映;近看嫩叶舞风,花枝招展。
罗圈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兴于清康熙年间,相传是佛教少林始祖清修之地,后迁至嵩山。这里飞桥泻瀑,清泉侧流,苍柏叠翠,峰峦回转,风景如画,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金元时期多有破坏,明清以后屡经重修,康熙年间最为兴盛。鼎盛时期,有良田数百亩,僧徒达500余人。现据罗圈村仅存的一块半截石碑记载:明万历三十九年间(公元1573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蟒川镇的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无不围绕“绿”字做文章。
站在牛角岭的山顶公园,鸟瞰群山,登高望远,阳光炽烈,一片灿烂。山岭绿树葱茏,鸟语花香;山畔溪水流金,流连溢彩;山下平畴沃野,碧浪千重……这里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翱翔云天;这里,更是一种历史见证,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
冬青沟
梦之美
蟒川有梦。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领我们走向黎明。
透过蟒川的云水,流泻的时光承载着蟒川人不断追寻、探索,激情演绎的昨天、今天、明天。
蟒川镇总体规划(2018-2035),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既注重政策,又体现发展,结合实际,有了明显提升。既考虑到汝州未来三洋铁路、汝唐高速等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又兼顾到蟒川全国特色小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万里茶马古道申遗等有利因素带来的新亮点、新内涵,要以产业定规划,突出亮点特色,做到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布局合理,为指导蟒川镇未来一段时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城镇最大的特性是文化性,而蟒川镇,正是现代城镇最大特性的探索者、发展者、开拓者、践行者。
这里有现代的精神文脉,也有丰饶的物质文明,这里渗透着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也散发着现代风尚的迷人魅力。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镇区如何扩张,蟒川小镇,始终没有丢弃最初、也是最宝贵的“云水气象,山水神韵”。它的发展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历久弥香。蟒川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坚持“创环境、上项目、抓改革、求创新、惠民生、当示范”的工作总基调,以“三大主体”工作为核心,以“三大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抢抓机遇,克难攻坚,以荣获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全力实施“一镇一景一道一园”发展战略,云水蟒川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汝州市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三大主体”工作先进单位、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数十项得之不易的荣誉,彰显着蟒川浴火重生的磅礴力量。
一份信仰,一份奋斗,一个梦。因为守住初心,追逐梦想,便有了蟒川人的硕果累累,便有了蟒川人的春华秋实。
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乡镇、河南省田园综合体试点乡镇、河南省生态乡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乡镇和河南省园林单位……蟒川所秉持的特有文化属性,让它散发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与时代精神共舞,抒写出了一曲新蟒川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