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红涛)6月4日,中国共产党汝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平顶山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专题研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开创汝州“三农”工作新局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陈天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分别作了讲话。
市委常委李晓伟、李涛、魏学君、张剑奇、李青岭、司伟宽、范响立、孟宪强、何长军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明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六项重大要求”,分别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宝。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平顶山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集结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二要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以长远规划统领阶段性任务。要围绕《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研究制定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做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质量、有序推进。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三农”发展短板。要把“五个振兴”统筹起来,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生态振兴是内在要求,组织振兴是根本保证。三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决心。近年来,汝州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现代农业、环境整治、基础建设等领域,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项目,农业农村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汝州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国家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这些“金字招牌”,为汝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得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会议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开创汝州乡村振兴新局面。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坚持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着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宝,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大力推动产业振兴,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大力推动人才振兴,强化智力支撑。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大政策奖励力度。三是大力推动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大力种植荣誉树、荣誉林。要充分利用好汝瓷这一品牌,深入挖掘汝瓷烧制技艺,提升创意技术水平,打造知名汝瓷品牌。要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凝聚社会正能量。四是大力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五是大力推动组织振兴,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会议强调,要紧盯目标任务,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齐民生短板。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排查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对排查的问题,逐一进行交办,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集中力量解决。要坚持聚焦聚力,抓好持续攻坚,提升脱贫质量,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全力克难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要坚持巩固提升,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杜绝返贫。
全会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三农”工作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会议,列席全会的有:不是市委委员和市委候补委员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同志,市委各部委常务副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事业单位、驻汝各单位、各人民团体正职;63个贫困村、42个非贫困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