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的力量在蟒川磅礴而动《汝州年鉴·2018》(第7卷)出版发行汝州版《我和我的祖国》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小朋友们———快乐过节的同时别忘记安全儿童节,让孩子“做主”今年高考何时查成绩、报志愿?来看这里!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36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5-31

让文学的力量在蟒川磅礴而动

———市作家协会“走进云水蟒川感受特色之美”文学采风活动侧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采风活动

5月25日,蟒川镇牛角岭山麓,热浪滚滚,空气中混合着杏子的甜香和麦子的焦香,田园诗一般让人沉醉。

刚刚开业半月的火车旅馆,迎来了第一批特殊的大团队。由43名骨干作家和文学新秀组成的采风团,让这个幽静秀丽的小山村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日上午,由蟒川镇党委、市作家协会、汝丰焦化公司联合举办的“汝丰杯”“走进云水蟒川感受特色之美”文学采风活动在火车旅馆前启动。

屈江北、常文理、彭忠彦、郭进拴、郭鸿志、乔铁汉、姚国旗、李建国、李晓伟、王俊刚、孙利芳、丁桂萍、史运玲、李伟恒、虢郭、兰晓辉、周晶洁……由汝州文坛老中青三代作家组成的采风团队,齐聚蟒川,共赏蟒川云水,共书特色之魅。

装扮一新的火车旅馆,2300年前的周赧王陵,流水听音的秀美冬青沟,令人遐思的半扎古寨,党建引领的戴湾新貌,人潮涌动的硕平花海,火热的汝丰焦化生产车间,让采风的各位老师不时驻足观赏、沉思感悟,甚至兴致盎然、放声吟诵。

郭鸿志,我市知名文化学者,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名誉主席,著有《走进湖浪山》《重彩褪色的记忆———三皇五帝与大洪水》《重走三皇五帝路》等。

———“今天市作协组织老中青三代作家深入蟒川体验采风,心情很激动,回去后将把这种激动变成优美的文字,用优美的文字鼓舞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基层的发展变化。”

王俊刚,中国煤炭行业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汝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市作协常务理事,平顶山三苏诗社常务副社长,朝阳文学社社长,《朝川河》杂志责任编辑,著有诗词集《半农诗词》。

———“作家应该多深入基层,关注基层发展,通过基层采风把握时代最清晰的脉搏,用群众喜爱的语言写出时代精品。”

赵爱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资深媒体人。

———“希望咱们的骨干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能够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把自己融入我市火热的建设实践中去,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为建设山水宜居绿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看文化底蕴深厚的云水蟒川

夏日的寺上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一座掩映在杂树下的古旧寺庙引起了作家们的探访兴趣。大殿门前靠着的一段残碑,依稀可辨的碑文记述了一段无奈而又悲壮的往事。

从碑上的“石门禅寺”以及“大明成化壬寅年十二月十一日”字样可以看出,这座寺庙修建于明宪宗成化壬寅年(公元1482年),是后人为祭祀东周最后一个国君周赧王而建。

周赧王(约前336年-前256年),公元前314年登基,在位70年。据传,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率部追赶已经风雨飘摇、偏安于庆阳古城(今王寨乡樊古城村一带)的周赧王,周赧王率领王公臣僚仓皇南逃,至寺上村蜈蚣岭下被秦昭襄王部团团围住,经过激战,周赧王战死,后被埋葬于蜈蚣岭下。7年之后的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掉东周公,东周彻底灭亡。

恢复重建的周赧王陵,见证了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幕起幕落。

作家们在石门禅寺寻碑考证,在赧王陵前凭吊一代没落国君,抚今追昔,感悟沧桑巨变。

“当时这块碑被附近的村民当作猪圈里的一块挡板,是高山等汝州老一辈文化人士发现后,费尽周折才运回寺里的,周赧王的陵墓就是靠着这块碑的记载,才最终确定了位置,所以应该好好加以保护。”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彭忠彦回忆说。

两岸高山对峙,峭壁石崖,危如累卵,河谷内巨石交错、层层落差,流水时而隐匿不见,时而又如琴琤琮,呈现出原生态的古朴野性之美。烈日炙烤,两岸林木水汽蒸腾,与苍穹之上的白云互相交融,云水蟒川,恍若仙境。

蟒川南部深山,果然姿色非同一般,引得作家们拍照留念。

从南部深山区到悠长的茶马古道,两辆大巴一路欢歌,把文学的记忆镌刻在每一位作家的心头。

吃不完的大营饭,住不完的半扎店。半扎,这颗镶嵌在茶马古道上的明珠,曾经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客商如云。昔日的繁华如今归于宁静。小桥流水人家,枯树涌泉凫鸭。有一方古意穿行在陈旧的屋檐瓦棱之间,有一方安宁绵延在迤逦而下的流水之间。

灵动之间有幽静,幽静之中寓着灵动。那恢复重建的巍峨西寨门,那风铃叮当作响的文昌阁,那巍然屹立的古戏楼,都在生动诉说着它历久弥新的前世与今生。

武汉冠雅古建公司正在演绎着古寨前世与今生的完美交融,给采风的作家们以震撼和启迪。

“人们不会忘记半扎的辉煌历史,作家更会关注它的一丝一毫之变迁。”站在戴公馆前,市文联原主席陈建国感慨。

感悟蟒川时代特色之美

“深山藏火车,在火车上吃饭,在软卧上午休,别有一番滋味。牛角岭的脱贫攻坚很有创意。”青年作家兰晓辉一句话道出了汝州新生代作家对汝州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由衷赞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汝州作家群更关注铿锵中国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牛角岭,在脱贫摘帽、走上光明前景的道路上吃力前行。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春风抚平了他们脸上饱经沧桑的皱纹,在他们心里激荡起一个个幸福的涟漪。

火车旅馆,市主要领导谋划设计,当地群众倾力配合,各界人士拾柴助焰。

一个能容纳100人同时就餐、50人休息体验的乡村旅游别致项目,从5月12日一开业就刷爆微信群,成为“网红旅馆”。

“我是土生土长的蟒川人,作为蟒川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我必须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做一点贡献,今后所有来火车旅馆消费的游客,都可以凭消费票据到汝丰焦化领取消费补贴。”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汝丰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转伟掷地有声的话语刚落,满堂喝彩。

一座普普通通的摇摆桥,因地处万亩硕平花海而举国闻名。如今数亿级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已成为全国年轻人的一个娱乐平台。

“文学是属于人民的,所以应该关注时代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关注基层群众的苦与乐,网红桥上发生的很多故事,可以嫁接到我们的小说中。”签约网络写手、青年作家虢郭说道。

贴近生活为时代发声

“蟒川自然风貌独特,文化资源丰富,这些都可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晓伟在罗圈村冰碛遗迹前,面对巍峨的冰川遗迹山脉,对文学创作的素材积累提出了新的思考。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必须以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基调,在时代的框架内予以艺术升华,让它放歌时代,弘扬正能量,催人奋进。

地处汝州、鲁山、宝丰交界的蟒川古镇,山川秀丽,融合发展接续不断,在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主席郭进拴看来,是一个值得写作的地域。他说,蟒川地处茶马古道,历史底蕴深厚,新时期又发展迅猛,可圈可点的素材很多。而这些要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者移花接木组合,定能成为有看头、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到时候平顶山市的文学刊物可以为这次采风出一个专刊,助推汝州各项事业发展。”

“感谢蟒川镇党委、政府为我们这次采风提供大量的素材和生活关照,感谢汝丰焦化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这是文学与经济实现融合发展的又一次伟大尝试。我们将不辜负蟒川父老乡亲的厚爱,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汝州文学事业的鼎助,努力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学作品,用文学的力量助推社会发展,打造汝州作家群知名文化品牌。”市作协主席李晓伟对此次采风寄予厚望。

让云水作证,让人民见证,文学的力量在蟒川大地磅礴而动。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