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立夏,天气热了起来。米庙镇于窑村的特色扶贫加工基地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编织机和打头机轰隆隆地转着,工人们忙着捋线、解结、捆绑……坐在厂房西门口打头机旁边的马彐(雪)霞熟练地将落下来的绳子系成一捆,放到旁边的编织袋里。工作了一年多的她已经熟练掌握了技术,一天能做6包绳带,一包能发18块钱。
马彐(雪)霞是于窑村三组的村民,2015年被列为贫困户。在村委会和工作队的帮助下2016年脱了贫。“俺脱了贫之后,就在想咋能报答他们。家里种的有红薯,给他们送也不要,后来想想,只有自己家里过得越来越好,他们才没有白帮俺一场。”马彐(雪)霞说。
她所在扶贫加工基地是2017年建立的河南豫龙织带厂,主营手提绳生产加工。厂区对于符合岗位条件的贫困户免费培训,并优先提供工作岗位。招工合同一登出就吸引了马彐(雪)霞的注意:厂子设在村室旁边,还有免费技能培训,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于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马彐(雪)霞走进车间,做起了捆带工,一天能有近10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一家老小。
“去年春天,工作队给俺介绍了这个工作,刚开始我做得慢,有时候机器会卡住,俺也不知道咋修,一天下来只能做4、5包,心里着急得很。现在已经熟练了,自己就能看两台机器,有啥问题都能自己动手修好。”马彐(雪)霞笑着说。
坐在她旁边的工友说,“马姐可是个劳模,俺们每天八点多来上班,她六点就来了。”原来马彐(雪)霞还有另外一个兼职———党群服务中心环境整治协管员。在厂区旁边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党群服务中心,自去年马彐(雪)霞被工作队聘为环境整治协管员后,每天不论刮风下雨她总是早上六点就去擦桌子、扫地、拖地。“马姐干活可细致了,自从她来这干活,党群服务中心天天可干净。”扶贫工作队的武俊浦提起马彐(雪)霞,不住地称赞。
织带厂在农忙期间会给工人一周一至两天的休息日。最近马彐(雪)霞每周趁休息日就去地里栽红薯苗。“上星期已经栽了七八分地了,趁闲的时候每次少栽点,总能干完。”这个55岁的中年女人好像从来不知疲惫。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