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石桥村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35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5-07

美丽乡村石桥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陈素贞

石桥村新貌

用旧水缸搭建的村内一景

民俗园内的老物件

石桥村全称石桥李村,位于纸坊镇西北部,距汝东新区5公里。村子自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建村,距今已有600余年。

最早在此定居的李姓先祖名叫李重臣。当年,他带着5个儿子中的老大李义龙、老二李义凤、老五李义生,踏过关山重重,一路艰难跋涉来到石桥李,看到这里虽是一片“水围子”(即四周被水包围),但清泉流淌,碧水纵横;旷野上,芳草萋萋,野花遍地。于是,便将此地作为他们安身之处。安顿下来后,李重臣让三个儿子分别在村子的东面、西面、南面栽下3棵槐树,作为扎根在此的象征。

为来往方便,他们在周边水渠上搭建10座石板桥,与外界沟通。石桥李村由此而得名。

初时的石桥李村,只有李姓一族。后来,有或躲避战乱、或投亲靠友的其他20多个姓氏村民陆续迁来,村子规模逐渐扩大,至解放前夕,村中已有百余户人家了。

当时村子周围都是湿地,村中也多有泉水涌出,水质清冽且甘甜。行路之人如果感到口渴,随便在渠边俯下身子,捧起水便可直接饮用。

因为水多,村子被北乡人叫作“南大洼”,东乡人则称它为“西大洼”,也因此村内所种庄稼大都以水稻居多。村民还从北边山坡地挑土回来,填水为田,种植其他农作物。

村子西北和东北角各有一湖泊,湖面波光潋滟,群鸿戏水,鸳鸯成对。再加上村子四周流水淙淙,真可谓是“水乡”了。

优美的环境滋养着村民,但也招来了土匪的垂涎。当时,临近的几个村子大都建有高大的寨墙。唯独石桥李村因为水多土少而没有修建寨墙。为抵御土匪,大家想到了以水为寨,引水而拒的办法。

村民先在村边筑起两米多高的“土围子”,然后在墙外挖出一道深数米、宽15米的“寨壕沟”,从西面将水引进壕沟,在村西北角分开,一条往南,一条从村北通过,到村东合拢为一,往正东方向流至黄涧河。

村民们还在村中修建了32座土炮楼,这些炮楼呈三角形有规律地分布在村子边缘,可有效阻挡土匪枪炮的射击。旧时的石桥村,有了这些防范措施,在土匪四起的兵荒马乱岁月中,相对来说就安全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中人口逐渐增多,村子的规模也逐年增大。

众多李姓先祖中,曾有人出任“农官”,即中央或地方政府中管农业的官员。李姓的第一座坟冢“农官坟”,遗址就在村南、今一组村民李全德家的责任田下,坟前有“农官碑”为证。

李重臣当年带着儿子们栽下的那3棵槐树,虽历经600余年,除一棵因架设高压线而被砍伐外,其余2棵虽然树干中间早已枯了空洞,却依旧枝丫苍劲。

村中流传最久的,是有关仁义桥和仁义渠的故事。

当时,村南的一条土路是人们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村民杨大坡开设的小饭馆就在路北侧的水渠边上。这年冬天,杨大坡赶集买菜归来,看到有人倒卧路旁,已不省人事。杨大坡急忙将其搀扶到自家小店,端来热水热汤喂下,又请来郎中为其细心医治。待病情好转,还倾其所有,赠送盘缠于他回乡。

数年后的盛夏,杨大坡正在店中忙活,忽听有鸣锣开道之声远远传来。出来察看,却见一官员步行走来,对着自己倒头就拜。原来他就是当年那位落难之人,如今科考高中后,特来拜谢恩人。他欲拿重金酬谢,杨大坡却坚辞不收。僵持中,他看到小饭店前的水渠上,只有用几根木棍搭起的简陋的桥,就决定在此修建一座石桥,以答谢善良的石桥村民。

当地百姓为纪念这段佳话,就将此桥叫作仁义桥,桥下的水渠就被叫作了仁义渠。为让后辈人记住“仁义”二字,村民还在渠旁修建了一座小庙,名为感恩庙,并在此兴起七月三十古煞庙会。

虽然这些在“文革”前后因破除迷信,平整土地,庙塌桥拆,成为遗址,仅留下桥头一石柱,然古刹庙会却沿袭至今。

另一个说法是,当时有一个富商做善事,意欲深挖一条水渠,将沼泽上面的水引流归位,以便腾出土地种植庄稼。然别村农夫吝惜土地,不愿让水渠途经自家地界,唯有石桥村人率先同意。在他们的带头下,其他村也纷纷响应。水渠顺利修成后,起名仁义渠,并于七月三十日在渠上建起一座仁义桥。

这两种说法都无法考证真伪,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从中窥见石桥村先民摒弃狭隘私利、顾全大局、乐于助人、仁义至上之美德。石桥村自古就非常重视教育。

解放前,村民李国凡在家中开办了私塾。民国时期在此成立的石桥国民小学,是附近十几个村仅有的一所国立小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石桥小学曾增设高小部,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一所公办“完小”(当时的小学一般为6年,只有1至4年级的学校叫“初小”,只有5至6年级的学校叫“高小”,1至6年级全部都有的学校就叫“完小”,也就是完全小学),西至史庄,东至车渠,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

大跃进时期的“石桥农中”,是当时全公社的两所初中之一(另一所是位于纸坊镇的临汝四中)。“文革”后的石桥七年制“五七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是原石桥大队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的教育中心机构。

1983年,石桥小学由瓦房改建为砖混结构,1994年,又扩建为楼房,如今仍是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的一所现代化的义务教育学校。建国初期,石桥李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辖区东西达车渠和城关二里店,石桥大队曾管辖周边几十个村庄和五六个自然村。当时村子里还设立了邮政总机转换处,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撤走。

石桥李村民爱国爱家,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兴旺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解放战争中,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拥军支前。淮海战役时,村内曾安置伤病员200多个。村民不顾安危,不计得失,细心照顾着这些伤员。一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而不幸牺牲后,村民们将其掩埋在村西南的枣树坟。后来,国家将这些烈士的遗骨迁移到风穴寺烈士陵园。每年的清明节,村民们都会自发到墓地祭奠这些烈士,并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放后,石桥李村昔日作为水寨的壕沟成了为村民服务的灌溉工具。

充沛的水源给村民带来了很多便利。水渠边有水车数架,供村民随时浇灌土地。而冬天村中下红薯粉条的时候,都是在村中水渠边直接进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子西面依然有面积五六亩大小的竹园。竹林中,栖息着很多鸟类,再加上渠水潺潺,使得这里的人睁眼便是满目青翠,闭眼就能闻到清韵竹香。

村子周围的水渠旁,遍植垂柳,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垂柳或斜倒在渠边,或直接横跨水渠倒在对岸,这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那时水中的鱼儿特别多,站在水中,就有鱼儿不断碰腿。村民们要想改善生活,或是家里来了亲戚,便会让孩子们拿着脸盆到渠边捉几条鱼。只要把水沟两边随意一堵,在水中搅动一番让水浑浊起来,那些享受惯了清水的鱼儿,便张着嘴儿将头伸出了水面。此时,只需随手一攉,一条一揸多长的鱼儿便被撩上了岸。不到半个小时,带来的脸盆就被欢蹦乱跳的鱼儿装满了。

时至今日,石桥村虽然没有了昔日“水乡”的曲水流觞,然而,近年来石桥村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以“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为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先后获得市级一二星级文明村、先进党支部、发展经济25强村、一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走进石桥村,那整齐划一的民居,宽阔干净的道路,景致宜人的游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现代和传统相结合、带着浓浓乡愁味道的新农村形象,也让石桥村获得了“最美村庄”的美誉。

以至于很多人将这里当作了一个景点,慕名到此观光游玩。

干净整齐的街道墙壁上,点缀着用农家曾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组成的各色图案,连废弃的木头块,在这里也成了宝贝,被村民们用巧妙的双手拼接成了优美的图画和娇憨生动的人物造型。

更让人难忘的是散落在村中的几处民俗园。高低错落的石板路,连接着分布有序的木屋瓦房。院里的石磨石碾等老物件,院前饲养

家畜的窝棚,墙壁上挂着的生产工具,带着原汁原味的浓郁乡村风情,向我们扑面而来。

白天整洁的街道,带着农村特有的宁静清新;夜晚,浓稠墨色的天空中洒落着满天星光。闲坐庭院沐浴习习凉风,伸出手仿佛就能触到天际,侧耳细听,依稀有曾经的流水潺潺,涓涓从心底流过。

恍惚间,石桥村那“梦里水乡”的模样,便又重回到了人们的脑海中……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