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磨我们是民政人雨中春景风景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征稿启事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33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4-19

记忆中的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孟学礼

图片来源网络

推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事了,由于生产工具相对落后,没有现在的机械加工设备,人们食用的粮食,全是用最原始的石磨和石碾挤压粉碎。比如:小麦、玉米、谷子,也包括红薯干等等。凡是吃的,几乎都要经过石磨加工。

那时,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几户村民家里安装有石磨和石碾,以方便人们加工粮食。石磨和石碾都是用土坯或石头堆砌起来一个半腰高的平台,上边放上较大的平板石块,兑成一个直径大约两米的圆形平面,平台正中放上两个石匠锻造的圆形石盘(叫磨盘),磨盘直径大概在1米左右,下边一个磨盘是固定死的,上面的磨盘可以转动,两个石盘中间都有一个手腕粗细的圆孔,里边插上木棍,固定两个磨盘,上边的磨盘上还凿有一个鸡蛋大的洞,粮食能从洞里进到两个磨盘之间。磨盘上对称固定两根木杆,两个人把木杆放在腰部,用腰部的力量推动磨盘转动,从而使两个磨盘之间的粮食在转动中粉碎。

石碾是在平台正中间圆心位置固定一个直立的木杆,平台上放上一个石磙,将石磙固定在木框里,使石磙以木杆为圆心转动,把粮食放在平台上,木框上绑上一根木杆,用力推动木杆,使石磙在平台上转动。石碾一般加工的都是带壳的粮食,如谷子、高粱等,有时候粉碎红薯干也用石碾。

那时,拉磨和拉碾一般都是人力,谁家如果需要磨粮食,一般都要全家出动,最少也要三个人,两个人负责推磨,一个人负责将粉碎出来的粮食过筛,叫萝面,因萝面的活较轻,一般都由家庭妇女完成。萝面的工具是用木板制作一个办公桌一样大小的箱子,半腰处装上两根木棍做滑道,把磨盘上磨碎的粮食接下来放到圆形网底的容器(土语叫萝)里来回拉动,把面粉分离出来,大一点的食材再放回磨盘上,再次进行粉碎,反复多次,直到把粮食全部粉碎为止。

推磨是指人力,拉磨是指用牲口,因为人力是将磨杆放在人前面的腰部推动,所以叫推磨;拉磨是将牲口套在磨杆的前面,由牲口拉动磨盘,叫拉磨。拉磨的牲口一般都是毛驴,因为毛驴身体较小,也灵活,比较方便。用毛驴拉磨时,要用旧衣服把毛驴的眼睛蒙住,还要在毛驴的嘴上戴个竹条编制的笼头,以防毛驴吃到磨盘上的粮食,叫“唠嘴”。

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毛驴可是家中的大“物件”,也是家中的主要财产。家中买回毛驴,主人对其关怀备至,会在毛驴的脖子上戴上一个铜制的铃铛,只要毛驴走动,就会发出“叮铃、叮铃、叮铃”的声音,很是动听。闲暇之余,主人就把毛驴牵出来“溜溜”,用扫把把毛驴身上的毛挨着扫一遍。每逢主人用扫把对其皮毛清扫时,毛驴就特别听话,站着一动不动,还不时摇头晃尾,闭上大嘴,发出几段“吐噜、吐噜”的声音,表示对主人的诚谢。

毛驴不是家家都有,一个村子会有三五户人家养有毛驴。

那时,谁家有头毛驴,可真叫人羡慕,比现在买一辆“宝马”轿车还让人眼馋。有毛驴的人家会自动组织一个运输队伍,外出搞物品运输,就像现在拉货的车队一样,赶毛驴的人虽然早出晚归,经常“人困马乏”,但也煞是“风光”。因为其他人都一天到晚在地里挣工分,相比之下,赶毛驴车的收入也是很“丰厚”的。民间流传一句口头禅:“鞭子一甩,一天八块(钱);鞭子一响,胜似县长”。哈哈,在工资水平每月20多元的时代,可见毛驴运输的收入是十分可观的。

赶毛驴车离不开鞭子。主人一般都是用几根细细的竹子编扭成长长的杆子,弹性很大,约两米长,末梢系上结实的绳子,赶路时,赶车的会一只手掌控车把,一只手抡起长长的鞭子,潇洒地在空中挥一圈,猛地一个折回,鞭子就会“啪”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像点燃的鞭炮一样,听着真过瘾。毛驴听到响声,害怕挨打,就会快步如飞地拉着车子赶路。

孩提时代,看到赶毛驴的鞭子,就会上前学着大人的动作,抡起鞭子,在空中舞上一圈,再猛地折回,虽然没有大人们的响声大,但也美滋滋地。现在,城区有不少人闲暇之余在公园、路边等空地上甩鞭子,就是那时候赶毛驴甩鞭子的动作,不想,却演变成了现代人们休闲健身的项目。

在那个时代,赶毛驴车的一般都是结伴而行,如果联系到路途较远的运输生意,就要起五更出发。一般都是约定半夜鸡叫三遍起身。家庭妇女就会提前做好饭,喂饱毛驴,赶车的起床简单洗漱后,吃过饭,带上几个红薯面蒸馍,把毛驴套在架子车的两个车把内,向目的地进发。赶毛驴的会在车厢内铺上被褥,躺在里边,边睡觉边赶路。

家乡的毛驴车队有一个笑话:一次,村里一个赶毛驴的刚走出村庄,就躺在车里睡着了,同事闹恶作剧,就牵着他的毛驴调了个头,毛驴顺着原路往家里走。俗话说:“老马识途”,毛驴也认识路,走到自己家门口,就停住了。他的老婆听到毛驴脖子上熟悉的铃声,就提着马灯从家中出来,站到门口,以为丈夫忘记带东西回来取。睡梦中的赶车人感觉车停下来,就从车上直起上身,黑暗中看到路边站着一个妇女,便礼貌地问道:“大嫂,这是啥村?”对方一搭话,才知道毛驴又回到家门口了。

扯远了,回头还说推磨吧。

如果家里推磨人手不够,想用毛驴拉磨,就要提前找到有毛驴的人家预约,人家会提前把毛驴喂饱,等着你去牵走。用人家毛驴拉磨是有报酬的。比如磨麦子,就把最后的麸皮装好,送还毛驴时,把麸皮给人家,作为毛驴的饲料。

毛驴也不是随便乱借的,有些遇到两家关系不好的,人家的毛驴还不让你用呢。

那时,谁家准备用石磨,还要提前一天到有石磨的家中预约,如果有人提前定好了,要往后排号,村里的石磨几乎天天都有人用。

记得我十来岁时,就会和大人一起推磨,有时也借别人家的毛驴。毛驴拉了半天磨,卸磨时,要找一个宽敞的地方,牵着毛驴转几圈,让毛驴打几个滚,皮毛上全粘了土,毛驴站起来后,还要浑身上下抖擞几下,自己把土擞掉,接着,毛驴就会就地扎好架势,面向远方,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哇哈、哇哈、哇哈……”长长地大叫一通。这是毛驴的习性,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毛驴的叫声,那声音洪亮动人,震耳欲聋,气贯长虹,悦耳动听。

由于我年龄小,一次送毛驴时,毛驴使劲跑,我身小力薄,拉不住,毛驴把我摔倒在地,浑身是伤。毛驴挣脱缰绳,顺着大街毫无目的地一路飞奔,害得大哥在村里找了好几圈,才把毛驴捉住。

岁月峥嵘,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的粉碎加工已由全自动的现代化机械设备完成。农村老家那些青瓦土木结构的磨坊已换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新房,磨盘和石碾也有人作为古董开始收藏。毛驴也几乎没有人喂养了,昔日这些农事和趣闻也早已被尘封,但每每回忆起那个时代的往事仍历历在目。

推磨,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也成了人们的历史记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