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晚上睡觉时,儿子用他的两只小胳膊牢牢圈住我的脖子,我稍微动一下,他就半梦半醒地呓语着:“妈妈保护我……”
儿子刚过3岁,我和老公千挑万选,送他进了一家离家不太远、条件也不错的中等幼儿园。入学第一天,儿子脸上就挂了彩,接他下学时,三个老师和两名园长轮番给我们道歉,说是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导致另一个小朋友抓伤了孩子。
看着哭得像只小花猫的儿子,再看看围在身旁的一群老师,我和老公只好说上两句场面话,带着儿子回了家。
此后半个月,儿子在幼儿园的状态一直还算不错,并没有因为此事而留下阴影。我和老公悬着的一颗心刚想放下,却不曾想半个月后儿子开始出现了强烈的厌学反应,白天时症状不太明显,但晚上入睡后却出现睡觉不踏实,容易惊醒,说梦话,哭闹不止的情况。
儿子似乎极度缺乏安全感,在睡梦中紧紧护着他的小书包,我和老公几次试图拿走,他都反应激烈地又哭又闹。
书包中装着我为儿子准备的小零食,因为儿子还不太会自己吃饭,我担心他在幼儿园吃不饱,所以特别和老师交代过,如果儿子想吃,就让老师帮忙拿出来。
但儿子的表现似乎是没有经过他允许的旁人碰过他的书包,甚至拿过他的小零食。而这旁人,也许是班上其他的孩子。
儿子并不小气,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和老公很注重培养他分享的习惯,遇到一块儿玩的其他小朋友,只要我和老公跟他讲道理,他还是很乐意地将自己的玩具、吃食分给小伙伴。
但儿子有很清楚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小伙伴们私下拿他的东西,又被他看到的话,他会反应很激烈地上前讨要。这时候我往往会先安抚儿子的情绪,然后再说服他同意。
最后,在周围一圈大人“这孩子真懂事”的表扬声中,儿子很配合地又去玩了。
不过,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儿子晚上睡觉就必会哭闹着再现白天的情景,最后“誓死”保卫属于他的东西。
我和老公叹息着,客观认定了孩子或许又在幼儿园遭遇了相似的状况。
二
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儿子特别好带。儿子认可你给他讲的道理,乐意遵守我和老公为他制定的规矩,在公共场合也能配合我们做一个很乖的孩子。
当大他两个月的表哥因为得不到某件玩具而在地上打滚哭闹时,儿子甚至会走上前去,拉着表哥的小手,奶声奶气地说:“哥哥不哭了……”
与儿子相处半月有余的老师也不止一次表扬过儿子,好几次放学接他时,老师总是微笑着跟我们说,儿子特别懂事,看到其他小朋友因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哭闹着找妈妈时,儿子还会配合老师去照顾这些和他一同入园的小朋友,安慰对方不要哭,用宛如我们在家哄他的口气去哄小朋友,给他们递玩具,和他们一块儿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儿子懂礼貌,守规矩,不撒泼,不淘气,才3岁的他基本不给大人添乱,甚至还能词不达意地赞美别人,进而利用大人的表扬和赞赏,来间接达成自己的某一心愿。
在家庭生活中,儿子的这些优点让我们省心不少。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乖乖仔的儿子却因不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道理,使得老师放在他身上的精力相应地减少了。
加之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后,一向接受“君子动口不动手”教育的儿子,往往不会反击对方,因此总是处于劣势。
半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已使儿子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头一次在社会中吃了闷亏的他,转了一圈还是觉得家里更好。
因此,多种情况并发,出现厌学心理也在情理之中。
幼儿园举办家长会时,有着多年幼教经验的园长专门为家长们分析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并就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出现争执时的处理方法与家长们进行交流。
她提出了一个三步法解决方案:
第一,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或受到欺负时,要握住对方的手制止他,并告诉他:“如果你再欺负我,我就还手了。”通过这句话,树立孩子遇事不怕事,勇敢面对的心态。
第二,在此基础上,孩子要将争执的情况第一时间告诉老师,由老师出面解决。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孩子们发生的任何状况,老师责无旁贷。
第三,在老师处理过后,如果对方不再欺负人了,那就还是能够愉快玩耍的小伙伴,如果对方仍不改正,那就动手吧。
没有谁是天生要挨打的命,要正确认识孩子胆小和怕事的心态,对孩子做出的合理的行为家长首先要无条件给予支持,给他吃颗定心丸,让他知道,不管外面有再大的风雨,家人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三
家长会后,为解决儿子夜里总哭闹着要书包的问题,我和老师沟通后,决定再送儿子上学时不再给他背书包,但儿子夜里仍会哭闹,只是没有之前严重。
此后几天,老师突然发给我一张一个孩子背着书包的照片,然后让我第二天送儿子上学时,把儿子的书包带上。
原来,儿子班上有个小朋友背了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书包,每到放学时,老师都会把每个孩子的随身物品整理好,让他们自己拿着,等父母来接。儿子一看到小朋友背着的书包,就哭闹着说人家背了他的书包,虽然老师不断安抚,但儿子的情绪却一直都十分低落。
直到这一天,老师突然发现了问题———原来两个孩子的书包完全一样啊。
我一看,顿时乐了。这大概就是儿子哭闹着要书包的原因了。然后我迅速把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将要去学校接儿子的老公,并让老公直接带着儿子的小书包去了学校。
到校后,儿子看到爸爸手里拿着的书包,再对比一下小朋友背着的书包,两个孩子相互看了一番,终于破涕为笑。
找到了病因,当天晚上孩子就不再哭闹了。一夜好眠,宣告着这场乌龙事件的圆满结束,我和老公也都松了一口气。
儿子头脑清楚,知道保护自己的物品,这是好事。但他面对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执,有些逃避、怕事的心态却需要进一步改正。虽然我曾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独立面对事情的能力,但显然儿子还没有娴熟地掌握这一技能。
记得儿子未入学时,老公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我宁愿去给别人道歉,也不想别人给我道歉。”
知子莫若父。儿子虽有种种好,但不是好恶斗勇的孩子,他不会主动动手,也不善于还击。
有先见之明的老公,虽然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却实在见不得自家孩子受委屈。言传不如身教,为让懂事的儿子更加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软的不行,老公决定直接“硬碰硬”,于是放学后,老公常常捉着儿子,陪他在家“练拳”,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
不惹事,也不怕事,正确面对欺上门来的各种糟心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技能。
作为家长,我们更要以身作则,面对被欺负了的孩子,要教会他正确面对欺凌,勇敢保护自己。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不能心慈手软。孩子哭了,闹了,就将他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慈母多败儿,家长越是表现得心疼孩子,孩子越是不容易成长。这个世界上,只有对下一代的爱,是为了分离,是为了他能尽早地振翅高飞。
折翼的天使,温室的娇花,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
不过,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教育却不能遇到挫折就止步不前,良好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步入社会的基石。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唯愿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