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杨子)“现在俺们扔垃圾的时候比以前讲究了,能变成肥料的垃圾分开放,村里有人专门收,俺也不知道是啥原理,反正能让垃圾变肥料。”近日,钟楼街道石庄村村民张海泉告诉记者。
能让垃圾变肥料说的是石庄村正在试运行的分类垃圾阳光堆肥房。
阳光堆肥房到底什么样?村党支部书记陈万杰带着记者走进一个小院子,迎面有五个房间,上面分别标记着一至五号门,房间铁门紧锁着,防止气味外散。
“石庄村是汝州第一个建设阳光堆肥房的村子。”陈万杰打开了目前第一个试运行的堆肥房铁门,里面堆放的是村干部们去村民家里收集的剩饭剩菜、果蔬外皮、过期零食等可腐烂的生活垃圾,并掺入垃圾发酵菌,在阳光作用下进行发酵,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监控室还可以观测堆肥仓里的实时温度和湿度,操控设备的湿度和排风。
将可利用的垃圾转变为肥料免费送给村民,不可利用的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厂。对于村民来说,大大方便了生活。
“每吨可腐烂的生活垃圾,经过阳光堆肥的方式处理后,可转化为0.2至0.3吨有机肥料。”陈万杰介绍说,通过建设阳光堆肥房,不但美了村容,还实现了生活垃圾再利用,可谓一举两得。
天蓝、地绿、水清、巷净、路畅……今后,“垃圾不落地”将会成为石庄村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