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的春节里,总有一种声音,能惹起人们的回忆;也总有一种传统的玩意儿,能让人产生无尽的怀念。大年初三的中午,在红红火火的中大街的一个路口,一个小小的地摊,被抢购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在人头攒动的中央,不时传出“噗噔儿、噗噔儿”的声音,清脆、悦耳,引人驻足。
这不是小时候经常玩的“琉璃噗噔儿”吗?
挤进人群,只见那位年轻的小贩面前摆放着一个硕大的纸质包装盒,里面装满了浅绿色的、薄如蝉翼的、大小不一的“琉璃噗噔儿”。见摊位被围住,小贩卖弄似地拿起一个“琉璃噗噔儿”放在唇边,不见他用力,嘴里就吹出了“噗噔儿噗噔儿”的清脆响声。有人要买,挑一个让他试一下。在试吹的时候,考虑到用嘴噙着怕顾客嫌不卫生,小贩将“琉璃噗噔儿”长柄的噙口处夹在手掌中间,靠着手掌一挤一压产生的气流,也发出了“噗噔儿噗噔儿”的声音。
他的这一促销举动,很是惹人艳羡。众人纷纷掏钱,大的十块钱一个,小的八块钱一个,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卖了十来个。
看到买到手的人们心满意足地离去,却又小心翼翼、手忙脚乱吹不出声音的人们被大红灯笼染红的笑靥,人到中年的那些人,一下子便陷入了回忆。
“琉璃噗噔儿”出身低微,是纯乡间手工艺人吹制的一种玻璃玩具,其名字也是取其响声而成。它的出现仅在年前年后这段日子,平时难觅它的芳踪。因为其制作技术独特,工艺造型独特,玩法也相当独特,所以对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另外,它粗犷憨厚、稚拙朴素、声音悦耳,颇显民族特色。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当孩子们拿到压岁钱,只要见到卖“琉璃噗噔儿”,那是非买一个不可。“琉璃噗噔儿”拿到手后,一群小伙伴们便相互攀比着看谁吹得好听。如果谁能仅用两只手挤压而弄响“琉璃噗噔儿”,那绝对是“武林高手”,让人敬佩不已。
“琉璃噗噔儿”说是吹,其实是在一吸一吹之间,玩法相当有技巧。用力不均匀,吹不出响声;用力太大,又容易将其吹烂。
“琉璃噗噔儿”形状像个喇叭,用玻璃制成,管口细而长,喇叭口是封闭的,如小鼓状,平底,底面中心的玻璃薄如蝉翼,随着气流凹凸而动,发出“噗噔儿、噗噔儿”的响声,很是清脆悦耳。
但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种玩具质地薄又脆,稍不留神会被吹破或碰破,可谓是易碎品中的极致。它更不适合年龄太小的孩子们玩,弄不好还会弄伤嘴和手,每有小孩子们玩“琉璃噗噔儿”,大人们的心,都是揪着的。
所以当时流行一句顺口溜:“琉璃噗噔儿,只玩一会儿,噗嚓掉地儿,哭着找妈去”。以至于对于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或者娇气十足的大姑娘小媳妇,人们总会撇着嘴说,你瞅瞅,真是磕不得碰不得,比“琉璃噗噔儿”还娇贵呢。
资料显示,“琉璃噗噔儿”约产生于明代,历史上在我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较为流行,尤其是晋商分布密集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其名称也有很多,晋中叫“咯嘣嘣”,北京人叫“噗噗噔儿”或“不不登”“响葫芦”,在山东济南称为“鼓子”。
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曾描述:别有衔而嘘吸者,大声嗦嗦,小声啁啁,日倒掖气。活灵活现地描述了吹“琉璃噗噔儿”的生动场景。
彼时,这个物美价廉不起眼的玩具,每到春节,行销一时。在生活不太富裕的年代,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此时,行走在古香古色的中大街,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噗噔儿”声不绝于耳,让人如梦里穿越,恍若隔世。欢乐的中大街,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已汇成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欢乐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