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表演武术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俊鸽 通讯员 郭晓杰)1月22日上午,阳光明媚。双郭楼村的男女老少三五成群,早早地来到了村中心的武术文化广场。“今天村里的寒假武术班要开班了,30多名身着武术服装的孩子一大早便齐聚在文化广场,他们要在今天的开班仪式上一展拳脚。”该村党支部书记郭随正见到记者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郭随正说,米庙镇双郭楼村是中原武术文化名村,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的老百姓有习武的传统。但是这些年村里群众注重发展经济,坚持习武的人少了,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习武的更少了。2018年下半年,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后,郭随正便召集本村的郭顺安、郭子正、郭国正等老拳师商量,要借米庙镇党委擦亮“武术之乡”名片、弘扬武术文化的东风,把双郭楼村的武术事业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于是几位拳师开始下决心研究、苦练双郭楼村传统的通臂拳、炮拳、剑术、刀术、九节鞭等武术套路,并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
据郭随正介绍,通过武术培训,现在的双郭楼村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练习武术的人多了,村民的体质增强了,打牌、喝酒的人也少了。寒假到了,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村里办起了针对孩子们的武术培训班,而且这个培训班完全免费,村里的孩子们谁想来都可以。
据了解,出名的老拳师有郭楼村的郭老之,于庄村的于章才,白庄村的靳书安等。另外,白庄村的“天地五五功”“形意拳”,双郭楼村的“炮拳”“通背拳”,于庄村的“大洪拳”“小洪拳”和郭庄村的“擒敌拳”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平顶山一带。每逢重要节日,武林人士都会在一起切磋武艺,全镇各村都有习武站点。1992年,尚庄乡(米庙镇前身)被河南省体委命名为“河南省武术之乡”。米庙镇为持续擦亮“武术之乡”招牌、促进全镇武术事业发展,近两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引领广大群众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通过定期举办武术节、成立武术协会、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全面挖掘本土武术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