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师范,承载着多少学子的青春年华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童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解读(二十七)汝官瓷鉴别之——胎的鉴别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25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2-07

汝州师范,承载着多少学子的青春年华

连娟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去年初冬,因为去教体局交课题材料,又从母校经过。“汝州师范”几个熟悉的大字自然是寻不见了:母校早已更名为平顶山外国语学校了。

原来校门两边的那排小平房早已拆除,现在是艺术栅栏交错着茂密的植被,绿意婆娑,一派清幽的学府气象。

看旧时踪迹渐渐隐退,我心中不禁怅然若失,物是人非的感觉恍然涌上心头。

92年的汝州师范,校容校貌比起现在要古朴得多。前后校区之间还没有现在的天桥,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把学校分成两部分。以北是生活区,以南是教学区。

学校大门的位置倒没有变化,都是在学校的最南面,门前一条窄窄的街道,街道之南依然是体育场。

只不过如今的体育场已今非昔比,有了相当好的规划和设施,俨然是旧貌换新颜了。

当年的体育场却是非常简陋,只有简单的跑道,跑道又顺势圈出空旷的活动场地,由汝州师范、体校和塔寺小学三个学校共同使用。

体育场诚然简陋,在记忆里却非常美好。

那时候,体育场不仅是我们晨跑、做操、上体育课的场所,而且还是我们课余休闲的好去处。

春夏时分,晚饭之余,我们常常约了要好的同学坐在体育场栅栏下的水泥台阶上,三三两两的闲话,也或者断断续续地看几页书,闲看远远近近的人来人往……

回想彼时我们正值青春,青涩少年尚不识愁,只管心绪闲适,看夕照静好,那清风吹起的头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抚到,举手却发觉已隔着迢迢岁月了。

当年,母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汝州、鲁山、郏县、宝丰几个县市。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聚于一堂,不能不说是缘分。我们的青春岁月与成长印痕自此也交集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日后的记忆里无数次循环往复,不可分割。

说一句不够谦虚的话,当时的母校可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学生虽然多是农家子弟,却是各中学里脱颖而出的拔尖学生,在思路、眼界、学识、格局上都有良好的潜质。

因为那时师范录取等于掐尖录取,只有顶尖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考上师范是无上荣耀的事,有那么一点“天上一轮才捧出”的意味,所以,师范落榜了才悻悻上高中是很正常的现象。

理所当然,在母校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很快就崭露头角,各种人才开始显山露水:唱歌的、主持的、画画的、写文的,甚至书法琴艺、组织管理等等,迅速百花齐放,有模有样。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日后局限于三尺讲台,失去了合适的土壤,怕是许多苗子也会有相当的成就了。

长空迎飞鸟,黄土遗明珠。在中国教育资源紧缺的时代,一代中师生由于种种原因做出了选择,成为中国教育的有力补充,承担起了祖国赋予的使命,撑起了教育的一方蓝天。

为此,我们付出仅此一生的青春芳华。匆匆时光染白少年头,沧桑眼眸再来回望,几分悲壮,几分悲情。

犹记上学时的学号,课堂点滴;犹记寝室里的嬉闹说笑,亲昵排行;犹记饭厅蹲聚一起,围着吃饭;犹记礼堂的会议联欢,少年意气;犹记歌咏比赛,秉烛夜谈;犹记群游石人山、惊险逃票……

细数记忆,清晰如昨,可这昨天就像梦里的站台,醒来却遥不可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转眼二十余年人事沧桑已过,母校也历经风雨巨变,易名更张。

少年时光终成往事,回望来时路,清风依旧,不解人意,笑我旧梦无归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