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于俊鸽)“我们是真心来扶贫的,需要一个安静的课堂。我们不是来走过场的,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听,我们就会认真讲好这堂课。”日前,市招培教育学校校长张海棠带领讲师团和志愿服务者一起驱车奔赴王寨乡大剌湾村,为村民举办道德讲堂。这是她们在贫困村开展的第59场宣讲。
如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市招培教育学校已为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送去了逐梦的翅膀,也为他们叩开了思想上的致富之门。
“三贴近”确保课程入脑入心
“我们制作的课程贴近农民、农业和农村,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基层提、专家议、共同选,致力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道德文化和致富途径。”张海棠在介绍时说,前期,他们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贫困村普遍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村组干部座谈、入户了解群众、实地察看等方式,准确掌握贫困村的产业类型、经济基础、发展方向和思想动态,认真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创业技术瓶颈和就业技能短板,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捞上来,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类建档,招培教育学校决定从“十九大精神、感恩党和政府、构建和谐家庭齐心协力发家致富、教育好孩子抓住未来、自信自立自强、特色种养殖技术、积极行动早日脱贫”等几个方面着手宣讲,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在讲课时,讲师们通过鲜活事例感染贫困户,讲党和国家对贫困户的各种优惠政策;讲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讲乡村干部的不辞辛劳;讲脱贫示范户的努力奋斗;讲家庭和睦;讲教育子女为家庭带来希望;讲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等靠要甘于贫困可耻……
“招培教育学校有一支业务全面、技术专业、力量过硬、管理成熟的师资队伍,既有家庭教育专家、国学礼仪讲师,又有知名种植专家、养殖专家;既有一线高级教师,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张海棠说,正是由于招培教育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讲师队伍,才有效保证了课堂效果。
精心准备点燃脱贫激情
在道德讲堂开始前,招培教育学校的主持人会带领大家做小游戏、小活动,调动学员热情。主讲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展示宣讲内容,通过鲜活事例感染贫困户。他们还用通俗的语言与学员交流,采用课堂现场问答互动、学员分享的形式进行授课。
在课堂上,主讲老师和乡村干部带领贫困户一起宣读“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誓词”,点燃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贫困户积极分享学习心得,纷纷表示要靠自己的双手,依靠党的好政策,找出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针对个别家庭的孩子教育、婆媳沟通等实际问题,招培教育的老师们将课堂搬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养殖场,让道德讲堂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生命之中。
“道德讲堂+”助力脱贫攻坚
在宣讲活动中,招培教育还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送去贫困户需要的实用技术。在宣讲活动开始前,组织人员征求乡村干部及贫困户意见,需要哪些技术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宣讲。同时,针对部分农村邻里不和谐,为了争当贫困户和父母分户居住等情况,招培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和睦家庭、和谐邻里关系教育。
张海棠说,宣讲中播放《最好吃的饭》《父母的爱》和《婆婆也是妈》及教育孩子正反面典型视频、残疾青年张文新的故事视频等,让群众触动很大。纷纷表示要学会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父母老师、感恩身边每一个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搞好邻里关系。
扶贫先扶智。作为志愿服务者,张海棠就是这样不停地奔波在扶贫的道路上。她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强和培训经验丰富的优势,率先开展“招培教育道德讲堂助推脱贫攻坚”系列活动。目前,已在我市及宝丰、郏县的9个乡镇59个贫困村举办了道德讲堂活动。
米庙镇于窑村的于亚恒,原来与父母分户居住,听了招培教育“脱贫攻坚道德大讲堂”的课后,明白了人穷不可怕,就怕没志向的道理,决定自强自立,很快选定致富项目,还把爹娘接到身边孝敬。
焦村镇魏沟村是招培教育学校道德讲堂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的第一站。该村在市物价办的引领下,创办新时代农民脱贫讲习所,贫困户纷纷学习编织、剪纸、做豆腐等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走出大山,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焦村镇安沟村在该系列活动的激励下,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志愿者修路补路,完善配套设施,于今年9月荣获河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张海棠和她的汝州招培教育学校组织“道德讲堂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的初心。“我们要把‘道德讲堂助推脱贫攻坚’活动一直坚持下去,全市55个贫困村,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为了早日实现汝州脱贫攻坚的目标,我们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采访中,张海棠信心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