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家相夫教子、勤劳持家,在外大字不识,却全票当选为村民小组组长。更让人赞不绝口的是,她一个身高米的农家媳妇却能背起一百来斤的公公一口气跑上小一里。
徐秋芝背着公公进家
醉美大峪十月天,天蓝云白,满山红叶,黄杨散发着金光,红柿高高挂在枝头……在这多彩的季节,笔者于近日伴着红叶黄杨来到了大峪镇邢窑村,寻访那个能背“傻”公公又被群众竖起大拇指称赞的“俊”媳妇———徐秋芝。
从大峪镇政府出发,沿着蜿蜒的靳马线,欣赏着路边的红叶黄杨,大约4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邢窑村西坡组徐秋芝的家门口。门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白菜、萝卜、菠菜、蒜苗、小红椒,还有红艳艳的圣女果。不巧的是,她家大门紧闭。让村支部书记邢伟和她联系后,方知徐秋芝娘家老母亲生病了,她一大早赶往观音堂娘家去看望老母亲。村支部书记和徐秋芝说明来意,很快徐秋芝传来消息,说她已经安顿好了老母亲,现在找人把她送回来,让我们等一会儿。
遭遇闭门羹,田间地头访真情
站在徐秋芝家门口,晒着秋日暖阳,我们从邢伟口中得知,徐秋芝其实与公公、大哥分家另住,但由于大哥长期在外漂泊不顾家,徐秋芝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公公就像自己的亲爹一样,她背公公的事在乡邻中更是传为佳话。
和村支部书记聊了徐秋芝的事,我们对徐秋芝有了初步认可,但是还心存疑虑。这时,我们看见前边地里有几个群众正在干农活,就忍不住前去询问求证。
“大叔,你认识徐秋芝吗,她平时为人咋样?”
“你们是说秋芝呀,住一个生产队,咋会不认识,那人一个字‘轩’,不管是对她公公还是以前对她婆子,好得很!”在田间劳动的71岁邢昌老汉乐呵呵地说。
“大叔,你能具体说说咋好吗?”
“她公公一天三顿饭,都是秋芝做好端到跟前,脏衣裳都是人家秋芝洗的,还有下雨都是人家秋芝把他背回家的。还经常给她公公买面包、买奶,多了去了。”
“你见过秋芝背她老公公吗?”
“见过不是两三回了,人家秋芝啥也不说,就是好。”
通过笔者和老汉的一问一答,笔者对徐秋芝又增加了一份肯定。
邢昌老汉赶着忙活,和我们说完这些就走了。
“你们是干啥的?找秋芝吗?”正在我们无聊等待之时,从秋芝家对面走来一位农家大哥和我们搭讪。
“是呀,我们是想采访一下徐秋芝,她还没有回来。你认识她吗,她平时为人咋样?”我们搭腔道。
“秋芝为人老好了,她待谁都一样,没有心眼,乐于助人。她公公84岁了,有点老年痴呆,腿又不好,整天还好到处跑,每到吃饭时,秋芝就要出去找。好天还行,一遇到下雨天,她公公走不成,秋芝就背着她公公往家跑。她公公也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咋的,硬撑着,背他就更不容易了。那一次秋芝把他往外背,我见了,就主动帮她,我一个大劳力都觉得吃力。有一次,她公公小解解不出来,秋芝啥也不嫌弃,解开老公公的裤子帮他小解,这种事亲闺女也不一定能做,平时洗脏衣裳更不用说了。去年,她老公公做白内障手术,人家医生问她丈夫换啥样的,她丈夫没说,她就抢着说:‘换最好的,我们不怕花钱。’秋芝还是我们组全票当选的组长,只要村里有事,她自家的活先撂下,挨户通知完,然后才干自己的活……”那位农家大哥叫邢朝国,讲起徐秋芝的事滔滔不绝。
在我们和邢朝国聊天的时候,一辆摩托车戛然停在了路边,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朴素、身材不高的中年农家妇女。村支部书记告诉我们她就是徐秋芝。
初遇真人面,忙碌不断见人品
“我也不知道你们来,早上娘家说我娘生病了,我就赶紧回去看看。山里凉气大,赶紧回家坐吧。”徐秋芝见到我们后一边开门一边说。
“我啥也不会,啥也没有做,只是对俺爹尽到了做儿媳的责任,村里非报我当好媳妇,我不让报,村里还是报了……”徐秋芝让我们进家后害羞地说。
刚进家门,迎面看到一个塑料布搭的水池,里面是她刚过完的红薯粉,就她一个人在家,昨天刚过完,粉子已凝结了还没来得及把水放掉。门边地上还放着一堆红薯,三轮车上放着两大篮子红柿,楼梯间放着半编织袋花生,灶间、堂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她一边给我们搬凳子,一边让我们吃花生、红柿。
我们拗不过她的硬让,只好接了一个红柿坐在小板凳上品味,软软的柿子吸进口,甜甜的味道沁心脾。不时飞来几只蜜蜂,正当我们疑惑时,村支部书记告诉我们,徐秋芝很能干,自己在家养了蜜蜂,很实诚,从不掺假,她家的蜂蜜外来游客很喜欢。我们带着好奇跟着秋芝上了她家的平房顶,两边厦房一边堆满了玉米,一边整齐地摆着蜂箱,有二三十箱。
蜂蜜好吃,蜜蜂难养。养蜜蜂是门技术活,养蜜蜂也带有很大的危险性。为了养好蜜蜂,她不知道被蜇了多少次,手、胳膊、脸、脖子都被蜜蜂蛰得肿了大红包,但她没有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她终于养成了,并且学会了打蜂蜜等技术。现在她的蜜蜂由刚开始的三五箱发展到近三十箱。“宁愿少出蜜,哪怕是不出蜜,也绝不能掺杂施假。我家蜂蜜保证假一赔十。”她家的蜂蜜坚持不掺假,保证原汁原味,一斤卖50元,销路很好。
看完她的蜜蜂,听完她讲述养蜜蜂的艰辛,我们一起下楼,坐在她家大门口,晒着暖暖的太阳,开始拉起家常。
静心谈往事,家长里短见真情
徐秋芝,48岁,住大峪镇邢窑村西坡组。全家4口人:54岁的丈夫盛天东在外打工,26岁的儿子盛振杰在江苏打工,15岁的女儿在技校上学。他们与公公、大哥分家另住,但她大哥长期在外漂泊,照顾家的担子转了一圈最后又落在了徐秋芝一人身上。
2009年,婆婆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她在抢救室外哭成一个泪人,跪在地上求医生,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把婆婆的命救回来。也许是媳妇凄厉的哭声,唤醒了昏迷的婆婆,婆婆终于醒来了。秋芝整天在婆婆病床前端饭喂药,洗脸梳头擦身子,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同室的病友羡慕地说:“谁要能娶上这样的媳妇,真是上辈子烧高香了。”一个多月后,婆婆终于痊愈出院了。2012年婆婆去世前,拉住秋芝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你真是俺亲闺女啊!”
2012年起,公公盛长善患脑梗塞、心脏病、白内障、老年痴呆,先后多次住院。秋芝自己也有心脏病,天天不离药,丈夫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干重体力活。2014年6月,公公由于长年劳累,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下床走路。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又一次陷入困窘。体弱多病的丈夫只好外出打工挣钱。秋芝自己在家喂了一头母牛,夏天赶着牛上山放,冬天在家铡草喂,农闲时上山采药、摘野菊花,后来开始养蜜蜂……为了撑起这个艰难的家,她每天起早贪黑,做饭、送孩子上学,给行动不便的公公熬药、喂药、洗衣服、擦屎端尿、擦身子、剪指甲,精心伺候。她怕公公躺在床上寂寞,就给公公买了收音机、电唱机。公公由于双眼都得了白内障,一点东西都看不见,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5天,从不嫌烦。
公公盛长善年轻时当过兵,走了大半个中国。年老了,也静不下来,虽然腿脚不利索,可是吃完饭拿上拐棍就往外跑。有一次,老人跑到山上,下了大雨回不了家,又没带雨具,秋芝回家后发现公公不见了,她问遍了左邻右舍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她连忙翻山爬坡,冒雨四处寻找,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见到公公她哭着说:爹,我没照顾好您,让您老受罪了。说完这些话,她不顾公公的反对毅然用自己弱小的身体背起了公公往家赶,路上滑倒了不知多少次,到家之后,秋芝已染成了泥人,而公公安然无恙。
2016年腊月初二下午,秋芝到山上给牛割草,傍晚回家后发现公公又不见了。天渐渐黑了,她拿着手电筒在山坡上边找边喊。找到夜里快十点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蜷缩在小沟里的公公。她扶着公公说:“爹,您跑到这儿干什么呀?”她公公笑着说:“来玩哩。”她听后又好气又好笑。为了尽快把公公带回家,瘦弱的她把公公扶到一块石头上,让他搂住自己的脖子,趴在背上,打着手电筒,背着公公一步步挪下了山。回到家后,她大汗满身,气喘吁吁,也顾不上休息,赶紧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一勺一勺喂公公吃。把公公安顿好后,她又开始给牛饮水,洗洗刷刷,躺在床上已是深夜12点多了,她的身子像散了架似的,瘫在床上。几年来,她把痴呆的公公从外边背回家的事,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当别人问秋芝的公公,你媳妇儿待你怎么样时?他虽然记不住别的事儿,但他却会竖起大拇指脱口而出:“好!”
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身边有孝媳。几年来秋芝不离不弃,不怕脏,不怕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精心照料着久病的公公。为了给公公补足营养,每天一个鸡蛋,一包牛奶;冬天天气晴好时,她把公公从屋里背到外面晒太阳;夏天,她把公公背到树荫下乘凉,她想方设法让老人生活舒适。去年有一次公公像小孩一样说:我想吃酸枣。秋芝听后二话没说,收拾完家务,挎上篮子跑到后山就去给爹摘酸枣,枣树刺把她的手扎破了,她不吭一声,拔出刺,继续摘,摘了半篮子又红又大的酸枣。回家的路上,她还顺便拾了一捆柴背着,一不小心摔倒了,腿上蹭破了一大块皮,鲜红的血顺腿流下,她擦了擦,顾不得疼痛一溜小跑赶回了家,扔下柴,把酸枣给公公吃,公公吃着又酸又甜的酸枣,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每次赶集回来,她总忘不了给公公带一些好吃的,看到公公满足的笑容,她心里就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有好多次公公大便了一裤子,不好意思,把裤子藏在床下,秋芝找到后,毫不犹豫都拿出去洗了。“虽然他没生我养我,但是他生养了我的丈夫。丈夫不在家,儿媳妇就应该尽这义务。”徐秋芝坚定地说。
“听说你还是你们组的组长,你干着咋样?”
“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当组长现在都需要填表、会电脑,我啥也不会,真的很作难,我也推辞好多回。村干部让我干,社员也让我干,还有填表啥的村里、组里他们帮我。推回数多了,也觉得过意不去,就只好硬着头皮干了,村里通知会我就跑快点,村里安排任务我就挨家挨户去通知,遇到自家的活,先放一边,等忙完工作,再回家干自己的。既然干部、社员都信咱,咱就尽最大力气干好。”徐秋芝说。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我得赶紧做碗饭给我爹送去,早上走时告诉他中午怕回不来,给他准备了奶和面包,我做碗热饭给他端回去,他吃了比干粮舒服。”说完这些话,徐秋芝就开始忙活做饭。十几分钟,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条做好了,我们尾随秋芝来到她公公住处。
徐秋芝给公公端来热饭
恰逢送饭时,又见媳妇背公公
徐秋芝的家住在大路边,她公公住在老家。尾随徐秋芝过了公路,走了一段蜿蜒小道,上一个小坡,来到了她公公家。“我爹又不知道跑哪了,你们等会儿,我去找找。”一进门徐秋芝就告诉我们。说完就往后山跑。随行的两名年轻人拿上相机,跟着就往后山跑,想看看啥情况。我们几个只好在她家门口继续等。20分钟左右,追赶的两名年轻人打电话说人跟丢了。我们怕两位年轻人迷路,让他们原路返回。焦急等待了10分钟后,两位年轻人打电话说他们看见了一个人从山坡的另一面出来了,还背着一个人,估计就是徐秋芝。我们在门口又等了约20分钟,听见了“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来得及想咋回事,就看见一个人背着一个老人匆匆拐过弯朝家里“跑去”,手里还拿着一个拐棍一个袋子。回过神才发现原来是徐秋芝把她公公背回了家。“她跑得真快,背个人我俩都差点追不上。”两位年轻人喘着粗气说道。
徐秋芝把公公背进堂屋,放在椅子上坐好。然后才拿出毛巾擦了一把汗,顾不上喘口大气,赶紧把饭端给公公。公公说渴,先喝奶、再吃饭。她赶紧跑到屋里给公公取了一瓶奶,打开盖递给了公公。公公喝了几口,放在桌子上,然后开始吃饭。
“你的饭香不香,奶好喝不好,你儿媳妇对你咋样?”老人吃完饭后,一位随行来的同志看着老人乐呵呵的笑脸忍不住问道。
“饭香,奶好喝。对我好、好。”徐秋芝的公公笑呵呵地回答着,并不自觉地竖起一根大拇指。
“我们看你背着你公公跑得那么快,你不累吗?”
“咋会不累呀,我又不是年轻小伙子。这晴天还好点,路也不滑,我们慢点就行。遇到下雨天,路滑坡陡,也跑不快,一趟下来,腰酸腿软,有时感觉就像腰折了。”
“那你咋还背呀,放下来扶着走不就行吗?”
“好天还行,雨天路滑,俺爹本来腿脚就不好,怕他再摔倒。”
“家有一老,就是一宝,80多岁的公公就是我家最珍贵的宝。他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就像个孩子,得哄着他。他厉害就让他厉害,他怪(发脾气)就让他怪。衣裳脏了就给他洗,他吃不动硬的,就给他买面包。人都有老的一天,对他好了,他的精神就好,就不会生病,他不生病我们就能放心干活,也不用受累,这多好呀。”徐秋芝告诉了我们她心中朴素的孝老道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受她的耳濡目染,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每次孩子回家买好吃的,都要让爷爷先吃,在爷爷做白内障手术住院期间,孩子晚上都不离老人的左右,把爷爷感动得直掉眼泪。
只因人心好,赢得乡邻人人夸
她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秋芝的一举一动,邻居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邻居们夸赞说:“亲闺女亲孩子都难做到的事,秋芝做到了,她真是百里挑一的孝顺媳妇。”
村民朱爱先有一次得了急病,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没在家,情况非常紧急,秋芝毅然放下自己的事,把朱爱先送到了卫生院,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每当别人向她提起时,她总是说:“小事,早忘了。”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一笑,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一个楷模能唤醒周围人,温暖一方土地。秋芝所做的一切就像影子一样,正在影响着村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