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挑山女人》一鸣惊人对曲剧发展留下的思考“一校一品”育红花少年“以武修德”涵养青少年这些汝瓷大师为汝州争光了“汝州陶瓷艺术作品展”走进山城重庆汝州市购房补贴第二十六批公示名单(一)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22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1-07

沪剧《挑山女人》一鸣惊人对曲剧发展留下的思考

梁杨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来源网络

日前,根据朋友推荐,笔者观看了由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现代沪剧《挑山女人》,看后感触颇多,《挑山女人》真是一部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

《挑山女人》是2012年根据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岩脚村挑山女汪美红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该现代戏曾三次进京、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成为地方戏开创之举。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17个重要奖项,扮演剧中女主人公王美英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也摘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沪剧从长期一蹶不振,到《挑山女人》一鸣惊人,给曲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思考。

曲剧诞生于汝州,是河南第二大剧种、全国第八大剧种,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诞生于汝州,这是汝州人民的骄傲,但现在曲剧影响力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遭遇人才危机,缺少领军人物和经典剧目。曲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路走来确实不易,重视曲剧发展,让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剧再创新的辉煌,不仅是省级层面的事情,更是汝州建设文化强市的需要,是展示汝州形象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汝州责任。推进曲剧走向辉煌,汝州应尽汝州力量。

人们常说,地方戏的“唱”是命根子。上世纪最后的四五十年是曲剧最为辉煌时期,1959年,由曲剧“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秀玲领衔主演的曲剧《风雪配》进京汇报演出,不料竟在北京掀起了观看河南曲剧的热潮。原计划在京演出10场的《风雪配》,加演到50场,并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化界名流的肯定和赞扬。老舍和田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对河南曲剧给予极高的评价。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全体演职人员,王秀玲与习副总理同桌就餐,同桌的还有梅兰芳、荣高棠、冯纪汉等戏曲泰斗。席间,习仲勋提出疑问,河南曲剧这么好的剧种,怎么没有省级剧团呢?两个月后,即1960年3月17日,河南省曲剧团正式挂牌成立。因此,可以说是《风雪配》催生了河南省曲剧团正式挂牌成立,也推动了河南曲剧的发展繁荣。涌现出马奇、胡希华、李振乾、海连池等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出现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曲剧名家杨帅学、方素珍等。出现了《寇准背靴》《卷席筒》《包公辞朝》等一批优秀剧目,可以说曲剧界各行当、各领域的领军人物的出现,成就了曲剧事业的空前繁荣。

如今,这样的盛况已经难再。有影响力的曲剧名角太少,缺乏具有号召力的领军人物。除演员外,戏曲编剧人才也很匮乏。振兴曲剧艺术,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表演人才的培养,关乎曲剧艺术的生死兴衰。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剧种的盛衰,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演员。发现和培养表演艺术的领军人才,是戏剧艺术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明朝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曾说:“诗人人可学,词曲非才子决不能。”振兴曲剧艺术,要重视戏曲编剧人才的培养。一部优秀的曲剧剧目,对剧本的要求非常之高,扎实优质的剧本,为整个剧目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曲剧是由汝州地区的方言决定的,是地方语言的扩大,有了方言的基础,然后再根据人物的阶级、性格和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特定思想感情,把方言扩大,便成为它的独特曲调。曲剧作家要在挖掘汝州地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剧种创作经验,创作出如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如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如京剧《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的千古绝唱,让曲剧词曲数语含姿、片言生态,晓有情趣,提升人们对曲剧的喜爱度。

振兴曲剧艺术,政策层面的扶持也很有必要。《挑山女人》创作伊始,宝山区委、区政府就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在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和剧协等方方面面共同关心,合力推动《挑山女人》的创作演出。我市应该学习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挑山女人》创作经验,设立曲剧政府奖励基金,与艺术高校联合培养曲剧表演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曲剧剧本。探索“曲剧进校园”“曲剧下基层”“曲剧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曲剧普及活动。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与艺术创新,建立保留剧目上演制度。加强政府和企业多方面的扶持,鼓励曲剧院团积极开展公益性演出。同时大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建立起政府交流、商业演出、公益演出、多媒体普及讲座等多种模式共存的艺术传播体系,创造更多演出机会,激活曲剧艺术自身活力,切实推进曲剧事业的发展繁荣。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