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引领经济发展 撤县建市谱写辉煌篇章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9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9-14

改革开放40年汝州撤县建市30年特别报道之经济社会篇

改革开放引领经济发展 撤县建市谱写辉煌篇章

文/史占京 李翔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汝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经济比较发达、人口120万的省直管县级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改革、开放、发展之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认真回顾总结我市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的光辉历程,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融入建设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幸福汝州和豫西南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  成就伟业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市实现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总量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之初,以国有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为突破口,我市先后荣获河南省“十八罗汉”、乡镇企业的“五虎上将”等众多荣誉,让我市从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农业大县,逐步发展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多年来的资源带动型增长方式,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约束的加剧,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阵痛期,同时也处于转型期和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我市站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积极谋变,增创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仅2017年以来,我市就获得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市、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市、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市、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试点和示范。

1978年,全市GDP总量为1.61亿元,到1990年跨上了10亿元台阶,到2005年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6.8亿元;2015年全市GDP总量达到362.33亿元,2017年达433.69亿元,增长9.6%;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0.4213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37.15亿元,增长88.18倍。1988年以前,全市人均GDP在1000元以下,1993年突破2000元,1997年突破5000元,2004年达到9484元,按当年汇率计算突破1000美元,到2015年达到38972元,突破6000美元。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46105元,比上年增长8.4%。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全市人均GDP年均增长10.8%。

(二)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内生动力大幅提升

在我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改革之初的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推动,逐步发展为第一、二、三产业共同推动、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增长格局。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7.0:32.2:20.8;到1988年演变为27.6:43.7:28.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到2000年变化为17.5:52.5:30.0,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1978年提高了20.3、9.2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不断巩固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10.2:46.3:43.5,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3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1978年提高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1978年提高22.7个百分点,提高了一倍多。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7.6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59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14.50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为8.7:41.9:49.4。我市已由一个地道的农业大市转变为一个经济大市。

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197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0.76亿元,到2015年达到3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9.4倍,年均增长6.2%。2007年至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连续10年跨越40万吨大台阶,2007年为42.09万吨,2017年达到47.9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是1978年的2.42倍。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2017年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163.35万千瓦,是1978年的16.8倍。农用拖拉机3.83万台,与2016年持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2017年,农业和牧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4.9%和50.9%,与1978年相比,农业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牧业上升40.8个百分点。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大跨越,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工业增加值以年均13.7%的速度递增,2017年达到16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114.47倍。2017年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48.4个和1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

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第三产业开始加快发展。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4.5亿元,增长11.6%。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85.33倍,年均增长12.8%。其中,2007年至2017年均增长14.1%。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15年实现增加值10.44亿元,占服务业比重的6.6%。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4.84平方米,增长104%,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大亮点。旅游业全面升温,2015年我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81.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6.8%。2016年我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23.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2.9%。2017年我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9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58.2%。金融业功能日益完善,201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53亿元,增长11.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0.1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0.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由0.36亿元增加到206.73亿元。

(三)基础建设硕果累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投资总量日益增加,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有力。增加投入是改革开放之后、较长一段时期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979年至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47.9亿元,先后于1991年超过亿元、2004年超过10亿元、2010年超过百亿元,2015年达到286.38亿元,2016年达到332.56亿元,2017年达到374.31亿元,为1978年的2201.8倍。其中,2013年至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7%,5年累计投资占改革开放以来的比重达到69.7%,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从基础设施看,2015年以来的3年中,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到300.39亿元,交通、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233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2836公里,增长了12.17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宁洛高速、二广高速及林桐高速贯穿全境,总里程达101.18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积极发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1988年底,城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人。2014年以来,我市借助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的东风,加快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构筑了和谐温馨的新家园。实现了由昔日“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今日“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2017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8年6月,荣获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截至2018年6月底,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3.5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42万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2%、绿地率35.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8平方米,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跨越。

(四)人民生活摆脱贫困,基本实现总体小康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市人民生活逐步由贫困、温饱走向富裕。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主要是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过渡;进入新世纪以来,由基本小康开始向全面小康过渡。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29.5元,增长9.4%,为2007年的3.85倍;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达到15459.9元,增长9.3%,为1978年的229.2倍;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47864元,为1978年的77.95倍。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648万元,1988年超过亿元,1994年超过10亿元,2012年超过百亿元,2017年达到230.85亿元,为1978年的3562.5倍。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2017年达到10882.2元,增长8.9%,为1978年的53.1倍,年均增长11.9%。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5年的45.8%降至28.9%。

消费结构升级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市场供应充足、消费环境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完善等积极因素的强力推动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15.8%的速度递增,2017年达到149.95亿元,增长12.8%,为1978年的287.5倍。城镇居民以住房、汽车为标志的“住行”消费,以移动通讯、电脑、高档电器为标志的通信信息消费,以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为标志的精神文化消费,以及吃、穿、耐用消费品档次的不断提高,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农村居民以住房和家电、通信产品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向明显,吃、穿、用等消费的内容和层次也快速提高。城乡居民从百元千元级消费向万元十万元级消费提升,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结构调整、品质提高并行演变,由过去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

(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撤县建市30年来的发展,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商品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市场为主导、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绝大多数商品已经形成了跨区域的流通网络。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除了少数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仍然实行指令性计划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放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密切。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开放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对外经济发展迅速。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0年的5万美元到2015年的4519万美元,增长了903.8倍,年均增速65.5%。我市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05年至2017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8039万美元。

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全市市场微观主体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个体、私营已取代过去国营、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份额逐步提高。201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为68.9%。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81%、87.7%。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日益显现,成为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六)可持续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节能降耗迈出实质性步伐。万元GDP能耗自2006年开始,当年下降3.94%,2014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5.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0.08%,是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因素。

政府企业增收实现双赢。201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07亿元,增长32.6%,为1978年的71.37倍,较GDP年均增速高2.2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1.22亿元,增长53.4%。

(七)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奋斗,我市的“两基”工作,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面实现。201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880所,教育人口278954人,在校生264180人。教育支出11.57亿元,增长18.3%。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全市科学技术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大幅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654人,经费支出4.12亿元,比上年增长64.8%。年末共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创新型龙头企业1家;国家高新企业15家。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567件,授权专利247件;有效发明专利89件,增长78%。签订技术合同27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106万元,增长25.1%。

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2017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29个。其中,市级公立医院8个,民营医院10个,厂矿及其他医院6个,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设床位医疗机构46家,医师2002人,护士2009人,核定床位4176张,实际5464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5433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6人。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服务中心5个,核定床位633张,实际862张,卫生技术人员842人。2017年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021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916.55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91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424.93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33737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215.4万元,救助86323人次。明显改变了农民群众“小病拖、大病扛”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其中,民营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个,其中,入选国家级1个,省级2个,县级43个。有线电视用户8.1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5733卷(件)。保障了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文化权益。

总结经验  继往开来

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是必须坚持和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发展快,变化大,根本一条就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理论指导。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我市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实践行动的前提,立足策划先行、规划引领,确立了“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凝聚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立足创新思路、破冰前进,干成干好了棚户区改造、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过去不愿干、不会干的事情,实现了重点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起步到提升、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各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们还坚持创环境、打基础、利长远,选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敢于向各类不公正现象亮剑,形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汇聚了众志成城谋发展、埋头实干求突破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我市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坚持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办法,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市之路,是加快我市经济振兴的关键所在。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以更大的气魄和胆略,把我市改革开放推向新的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撤县建市30年来的风雨历程只是历史长河的短短一瞬。我市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把我市的各项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注:本文涉及的各种统计数据,均摘自市统计局编制的历年《汝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标全景  黄耀辉 摄

大数据中心  黄耀辉 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