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参加城市清洁行动百城建设提质,美了古城暖了人心我市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1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08-08

百城建设提质,美了古城暖了人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市标夜景  黄耀辉 摄

搬进新房子半年多了,洗耳河街道南关社区居民李大妈,已经逐渐适应小区舒适的生活。新的小区不仅花木葱茏,而且幼儿园、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环境真不赖,比过去的小街道美多了。”李大妈津津乐道的安居生活,折射出一个正在美丽“蝶变”的汝州。

目前,整个汝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人景象,汝州已成为创业的热土、资金的洼地、服务的高地。

系好城市建设第一粒扣子

2017年的春天注定不同寻常,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宛如一股浩荡的春风,吹绿了洗耳河两岸的垂柳。而汝州的老百姓谁也未曾想到,这个新的一年,他们将与这座古城一道感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深深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市规划局局长李涛这两年觉得,自打坐到这个位置起,自己就从来没有闲过,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与他一样有同感的南关居委会村组干部,每天都在村民房屋拆迁的现场,一身土一身泥跑来跑去。

上至四大班子领导,下到村组干部平民百姓,他们心中都憧憬着一幅美丽的蓝图: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到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7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73万人。

坚持以“三个一”为指引,建设美好城市。“在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我们坚持把高标准的规划作为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市委书记高建军说,“我们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目标,突出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文明塑造、融资保障,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现城市发展、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

在规划中,围绕汝州157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1573”全域规划,把规划延伸到汝州的山山水水、覆盖到每一寸土地,真正做到“一个汝州、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把规划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空间优化与产业布局等因素,编制完成了城市“双修”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等29项专项规划,并实现有机衔接,形成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依托总体城市设计,从每一个单体项目结构,到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全程进行监督管控,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规划网络,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河南聚诚集团董事长王胜利当初选择与北京首旅建国集团合作在汝州投资10亿元建设五星级酒店,就是被汝州高起点的规划所吸引的,“那么高的城市规划,那么大的城市框架,那么大的建设干劲,汝州的市场前景肯定会很广阔。”

入驻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汝州市益永泰绣花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电脑绣花机器40台,员工60余名,董事长闫丽娟说:“创业园解决了物流的问题和原材料的问题,又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房租免三年,政府还帮我们贷款。现在,公司的效益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终极目标

如今的广成公园,花木葱茏,绿草如茵,小桥处飞瀑溅玉,湖面上水光潋滟,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游赏,“水今天又上升了多少”“流到哪个湖了”“如果放点鱼儿会更好”“你今天去看水了吗”,这些已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我市坚持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点放在老城区,围绕解决规划滞后、公共空间少、功能不完善等“城市病”,大力实施以供水供气供暖,改路、改水、棚户区改造,环境净化、生态绿化、地下管线优化,智慧信息网、精细管理网、便民服务网为核心的“三供三改三化三网”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加强空间调控,提升城市品质。以民为本,挖潜空间。按照政府让利于民、多给群众留空间的原则,利用行政事业单位临街门面房、楼前院内空地,结合拆除违法建设后收储的土地、小片闲置土地,用于公厕、游园、停车场建设,弥补城市欠账。今年以来,已建成公厕38座、社区游园63个、停车场28个,极大地满足了群众需求。

“腾笼换鸟”,拓展空间。针对老城区缺小学幼儿园、缺社区医院等问题,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把老城区5所高中和职业学校外迁至科教园区,9家工业企业搬迁到产业集聚区,腾出1680亩土地,建设学校、医院等,为群众提供便利。比如,我市把一高外迁后,利用原有的教学楼,改建成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有效解决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有机更新,提升空间。不搞大拆大建,坚持以改为主,围绕外立面整治、广告牌匾规范、管线入地等,对城区8条主干道两侧建筑进行“穿靴戴帽式”改造提升,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启动实施了中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对钟楼、文庙、法行寺塔等国家级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传承历史文脉,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同时,围绕改水治水,实施河湖渠库连通工程,形成近50公里的循环水系网络,全面完成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实现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双提升”。

精细管理,规范空间。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市管理局,建立智能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集中开展清洁城市、清洁家园行动。今年7月份,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

市民刘某因为业务关系,经常到市教体局办事,近两个月来,他发现往教体局办事再也不用发愁找不到停车位了,塔寺小学南隔壁新建的公共停车场每次都能给他提供到车位。

“老百姓关心什么,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我们借助此次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东风,以解决群众行路难、停车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972个项目遍地开花,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宜居城市,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市住建局局长裴学文说。

汝州精神温暖百万干群

临汝镇郝寨村老人赵某经常进城办事,现在自从有了免费乘车证,在市区坐公交车再也不用掏钱了,“拿卡往投钱的口儿一搁就行了,不用掏钱不说,还觉得很光荣。”我市推出的文明村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政策,让全市4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文明建设的效果。

我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围绕厚德汝州、文明汝州建设,高规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文明委和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总体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创新性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商户、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研究出台了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进城购房补贴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激发和调动了全市上下的创建热情,形成了共建文明、共享文明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乡贤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建设好人园、名人园、乡贤园,种植荣誉树、荣誉林,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形成了“崇文尚德、实诚谦和、开明担当、求实创新”的汝州精神。

坚持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聚焦企业、商户、党员干部、职业技术人才、市民群众等群体,研究制定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联合征信平台,构建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全民诚信意识,培育了社会文明风尚。

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

中大街钟楼市场92号商铺业主赵中山,是当初第一个在改造协议书上签字的业主代表,现在每天都要到现场看看工程进展到了哪里。8月7日下午,眼看着青石牌坊立柱稳稳竖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好事儿,政府拿钱给咱改造,高兴还来不及呢。工程推进得这么快,简直就是个奇迹!”

我市坚持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抓手,建设活力城市。围绕破解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资金难题,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以国有资产为依托,把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主渠道,先后成立了10家投融资公司,围绕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全面加强与国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累计引入中长期融资59.6亿元,发行两期城投债28.3亿元。

围绕生态水系、城市路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类项目,与北京城建、省水投集团等央企省企开展PPP项目合作,投资规模达到98.2亿元,被评为全国PPP示范项目重点推介市,今年4月份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围绕商业类项目,成功引进五洲国际等18家上市公司和中国五冶、中建七局、省豫资公司]等117家大型企业集团,累计投资额达到146.8亿元。同时,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收储土地2.1万亩,不仅有效保障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而且通过土地调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满足老百姓住房需求。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如强劲的春风,吹开了古城的繁花似锦,也收获了满枝硕果。遍布城乡的972个重大(重点)项目,形成了近500座塔吊、5万余名建筑工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有力支撑和拉动了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2%,位居省直管县(市)第一位。提升了汝州投资兴业的环境,激发了创业创新的强劲动力,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从2014年的1.5万户增加至2016年的3.1万户,今年上半年突破4万户,注册资本金突破900亿元。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深入开展,也使得广大汝州人民普遍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明显变化,对党委、政府更加拥护和支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共建美好家园。我市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市、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市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试点和示范。

千年古城汝州,正在凭借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浩荡春风,勃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