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化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6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8-09

改革开放40年 汝州撤县建市30年特别报道之文化篇

繁荣文化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字:谐社会,构建,事业,社会
文/梁杨子 供图/市文广新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30年来,我市在文化建设上硕果累累,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惠民更加深入全市每个角落。以规划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的“四馆合一”项目即将竣工,成为具有现代气息和文化元素的大型群众综合活动阵地;2000年,美术作品《河清有望》荣获第二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人济杯”中国画大赛优秀奖;汝州市第一曲剧团排演的《天下父母》,2018年6月赴京进行汇报演出,观众反映强烈,成为可圈可点的舞台精品……随着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措施的出台,文化建设已成为推进我市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文化力量促进文明进步,为建设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幸福汝州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文化阵地面貌巨变


百城万场活动


30年来,我市始终把文化阵地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对内盘活资源换资金,对上努力争取要专款,对外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斥资2000多万元改善各个文化阵地,完成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加上硬化、美化等工程的完善,使我市的基本文化阵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破败不堪逐步走向标准规范,从冷落萧条逐步走向活跃繁荣,脱胎换骨后实现了浴火重生,在邻近县(市)中遥遥领先,成为河南省同行业的佼佼者。目前,我市拥有群艺馆1个、文化艺术学校1所、汝瓷博物馆1座、图书馆1个;建成乡镇文化站15个、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近160个、农家书屋457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437个,全部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深受群众欢迎。在建的中国汝瓷博物馆,以及包括规划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的“四馆合一”项目即将竣工,成为具有现代气息和文化元素的大型群众综合活动阵地。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送戏进校园活动走进党屯小学


市群艺馆2018年教你一招公益古筝培训班


30年来,我市在发展社会群众文化方面,积极争取和实施国家文化惠民政策,选准载体,主动延伸,重点加强了对节日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的扶持和发展。

1988年以来,每遇重要节日或传统节日均有文艺节目演出。纸坊镇、临汝镇、大峪镇等乡镇铜器队,在每年的节日、庙会期间都做精彩表演。春节期间,城区有铜器队、秧歌、竹马、旱船、舞狮、舞龙等上街表演;灯节时有大型灯展、戏剧会演、广场舞比赛、铜器比赛等,活跃节日气氛。

为打造曲剧故里和汝瓷之都两大文化品牌,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以保护传承为主题的重大文化宣传活动。2006年至2016年,我市举办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中国曲剧艺术发展论坛、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曲剧回娘家”等活动,为群众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在我市及周边地区引发了一股曲剧热潮。2018年,举办曲剧登台92周年及汝州曲会活动,来自我市及周边县区的戏曲爱好者组成的15班各具特色的“地摊戏”,在市区15个公园游园火热上演。在曲剧创始人故里王寨乡郑铁炉村、骑岭乡大张村,开展优秀剧目演出。市曲剧团大型原创曲剧获奖剧目《天青梦》安排在市体育文化中心演出,活动期间共组织演出近百场次。

汝州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母胎和种源。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人类就在此栖息繁衍,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仰韶彩陶是中国最早的瓷画,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鹳鱼石斧陶缸图》是中国现存发现最早的国画。30年来,汝瓷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酷爱汝瓷的有志之士纷纷献身汝瓷开发事业,我市的汝瓷新产品研制开发蓬勃兴起,市政府引导成立汝州市陶瓷协会,加强对汝瓷的理论研究,引导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统一行业规范,创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市场秩序。2006年张公巷窑址获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张公巷发掘成果的论证和张公巷窑址价值的肯定,树立了汝州文化、文物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2017年张公巷窑址文物发掘项目顺利启动。2017年6月17日,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六十周年,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汝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汝瓷新生命,汝州新生活”主题论坛活动暨汝瓷公益展隆重开幕。来自两岸及国际级文化大师、汝瓷手工艺大师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对汝瓷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方向。同年,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培育形成全新完整的汝瓷产业链,全力打造集农民工返乡创业、文化旅游、创意体验、休闲度假、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和品牌小镇,努力争创国家级特色小镇。

目前,我市拥有玉松汝瓷、朱氏汝瓷、宣和坊汝瓷、廷怀汝瓷、弘宝汝瓷等汝瓷开发公司、汝瓷研究所120多家,年产汝瓷200余万件,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汝瓷的品牌建设正上演着另一种“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魅力。

《天青梦》演出剧照


文艺轻骑兵助力脱贫攻坚


1998年以来,我市积极组织市心连心艺术团送文化下乡演出、庆祝人大成立50周年和《宪法》颁布50周年文艺晚会、迎国庆歌咏大赛等重大文艺宣传活动。2004年以来,我市连续多年举办了“快乐周末”消夏晚会、“欢乐中原·魅力汝州”、“百城万场”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由全市市直单位、乡镇、办事处和社会团体组织承办,举办单位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广大群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赏心悦目的新看点。2015年,我市举办“酒祖杜康·舞动汝州”广场舞大赛,120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掀起了人人热爱广场舞的全民健身热潮。2016年,在火车站广场举办“春满中原”春灯节广场舞大赛,不仅为我市的舞蹈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展现了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在校园文化方面,我市先后举办了西西小学艺术节、西街小学假日特长班汇报演出、市三中“希望之光”广播站及安塞腰鼓表演活动、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元旦联欢会、塔寺小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教师进修学校“新秧歌比赛”、一高学生成人礼、博物馆—学校直通车活动、艺术学校送戏下乡活动等。2017年以来,宣传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市曲剧团、群艺馆和曲剧传习所分别承担演出任务。市群众艺术馆成功组织了“戏曲进校园”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来自全市21个校区420所学校的骨干老师们完成培训任务,并参加了结业展演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我市各个校园逐步展开,目前已实现492个学校全覆盖。

农村文化是广场文化的基石,我市开展农村文化的活动形式有三种。一是送文化下乡。利用节日和农村古刹会等时机,为农民组织戏曲演出,每年演出剧节目1000场以上;利用国家“舞台艺术送农民”“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文化惠民政策,安排省级以上演出团体到农村演出,共计完成百余场演出任务。二是送电影下乡。电影公司新组建农村放映队,以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为载体,通过各种电影联姻形式,每年送电影下乡5200场以上。三是送图书下乡。以“万村书架”和“农家书屋”工程为载体,为农村文化大院配备书架、桌椅、电脑、投影等设施,配送图书,并培训业务骨干,为广大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精神食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