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会影响亲子关系吗?英国一项针对2000名11—18岁本国中学生的调查显示,36%的孩子曾要求父母放下手机,多数孩子称父母过度使用手机“破坏了家庭生活”。童言无忌,孩子们的心声不啻是警钟,值得家长深思。
不仅家长,沉溺网络和智能手机,在一些青少年中也屡见不鲜。美国有将近50%的青少年“非常依赖智能手机”,家长们担心“网络原住民”的生活状态,生怕孩子受到“智能欺骗”,迷失自我,因此也在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多样化兴趣爱好。
这正是智能手机普及后的现实图景。为人们带来空前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家庭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亲子关系是一种相互交流与融合的互动关系,作为长者和自控力更强的一方,家长的自我约束意识需要不断强化。无论是为自己设电子产品禁用时间,还是多带孩子散步、远足,出去看展览,有效、高质量地陪伴,显然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终日埋首手机,使自己处于“与世隔绝”的孤独封闭状态,变得不爱与他人沟通和交往,长期下去,会出现语言障碍。当移动设备已成为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从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的能力等角度来考虑,正如肯特郡一所学校校长所说,“家长、教师和学生需要重新制定移动设备的规则”。
美国儿科学会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父母应该让他们的孩子教他们数字媒体内容,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这里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如果电子产品变成亲子互动的一部分,不仅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情感建设。当我们无法控制网络对于生活的渗透,那么和孩子共同甄选优质的学习、娱乐电子内容,多一点平等的探讨和交流,或许比简单、粗暴地禁止、斥责,更能起到让网络为我所用的良好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的孩子在信息获取能力上比父母更超前,也明白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潜在危害,但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见得有明显的提速。就像给农作物蹲苗一样,要使孩子的性格养成不偏离正轨,大人划界限、树榜样的示范不可或缺。在英国,教育部门规定家长要陪孩童睡觉前念书读故事,而且故事要念得栩栩如生,不能敷衍塞责,否则将受到惩罚。好故事听得多了,孩子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兴趣和爱好。不管是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将自己有限的时间过得更充实,其实也是对抗碎片化、浅层化网络阅读的有效方式。
优秀的教育,源于用心的投入。父母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在网络世界的自控水平。共同填平智能时代的亲子沟壑,才能陪伴子女度过一段青春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