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文明新风浩荡来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4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7-03

西峡:文明新风浩荡来

刚鑫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17年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南阳市西峡县以在全国50个参评的县级市和县排名第24位的优异成绩,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获得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中国恐龙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印象中,西峡县曾经与这些称号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不禁让人好奇,偏安豫、鄂、陕三省交会、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西峡,为什么能一次就成功“创文”?近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近距离感受了这座靓丽山城的文明新风尚。


绿意盎然的西峡县城

落实落小 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合唱


龙乡西路的一座环卫驿站里,管理员杨丰刚熟练地操作着垃圾集中处理装置。他所在的环卫驿站承担着周边3平方公里区域的垃圾中转任务,两年来,他一直负责这座小小驿站的日常运转,对各项工作准则都很熟悉。什么时候开机器,多长时间打扫、消毒一次,杨丰刚对这些小细节十分在意:“县领导很重视我们环卫的活,经常来督导,每一次都是认认真真的,说话也好听,给我们待遇也不错,我更得好好干!”与中转站一体的公厕也在杨丰刚的管理范围内,面积不大的公厕非常整洁,一进门就能看到由几把椅子、一台电视、一张茶几打造的休息区,厕所设置的母婴专用隔间还放着一张婴儿床,尽可能地为需要的人提供便利。

对标、精准是西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大秘诀,往“绣花针”里走,往“骨头缝”里抠,稳扎稳打才能无攻而不破、无往而不胜。杨丰刚的工作区域就像一面镜子,完美映射出西峡县整个“创文”工作的精细化,在西峡县城,像这样的环卫驿站还有十余座,它们就像一个个分散的点,串联起整座城市的整洁、干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西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也自觉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做起,让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实惠、感到满意。五里桥镇黄营村是西峡县典型的“城中村”,这里没有新建小区的高楼大厦,建筑以独院和自建民房为主,即使是这样的地带,也时刻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别出心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和宣传画让人眼前一亮,内容更是特别丰富,有诚信、孝敬老人、以和为贵、文明礼让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教化居民“做文明人”;娇艳的月季花沿着墙根盛放,每家每户都有小苗圃,由社区组织评选出的“助人为乐户”“星级文明户”等荣誉被做成别致的小牌匾挂在大门口。一路走来,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黄营村纵横交织的大小巷道内连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放,居民的生活垃圾怎么处理?西峡县文明办副主任符新华向我们解释:“这些老旧小区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时有清洁车来收集处理。经过长期的观察,大家发现社区放置的垃圾桶周围更容易形成堆积,夏天还容易滋生蚊虫,所以尝试用这种方式来保持洁净,没想到居民们都很支持,现在也养成了习惯。”

让城市净起来是西峡县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基础工作,运作成熟的市场化保洁体系包揽了城乡卫生的大部分任务,持续开展的清洁家园行动,按照“一个小区一个特色、一条后巷一个主题”的设想,对“三圈”和“五小”进行改造。此外,所有背街后巷等物业清扫空白区域都明确了专门的卫生保洁员,由城管办纳入网格日常监控,街道所有网格人员、居组干部、保洁人员、物业管理公司人员等对辖区环境卫生秩序进行全天候管理和管控。老旧社区美化了,游园花卉变多了,城市面貌改观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真正动员起全社会参与创文的积极性。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它渗透在每个人的身上,也渗透在城市管理的每个角落。“市场秩序好了,市民的消费体验才能好,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效益,对于市场的管理我们当然要自觉遵守。”白羽蔬菜批发城的一位商户说。繁忙的菜市场里,白色的停车线将市场的道路划分出停车区、行人区、临时摊位几个部分,每个店铺前都是统一的牌匾,不管什么时间来,整个市场都是干净有序的。

为有效解决乱贴乱画、沿街叫卖、占道经营这些城市管理“顽症”,西峡县以“数字城管”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管理单元区域为基准,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建立县、部门、街道和网格监督员联动管理模式,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实现“无缝”管理。在治理的过程中也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人为本,法情并重,善于疏导。

即使已经过去7个月时间,只要提起“创文”,群众依然充满激情。符新华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创文初显成效后,一些有抽烟习惯的“老烟民”不仅自觉戒烟了,还满大街督促别人不要乱扔烟头。文明城市的创建真正唤醒西峡城乡居民的家园意识和市民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合遵守文明礼仪、不随地乱扔垃圾……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也同样唤醒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内涵。



公益骑行倡导节能减排

传树争做 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6月21日中午时分,西峡县志愿服务管理中心里的工作人员仍然在忙碌着,他们准备去看望一位不慎坠楼受伤的儿童。端午节期间,志愿者贾和柳在西峡县志愿者服务网上看到了受伤儿童的家人发布的求助信息,经过核实后,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开始积极为孩子及其家人提供帮助,短短3天时间,已经筹集到不少爱心捐款。在西峡县,这样的爱心故事每天都在持续。

到西峡县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之前,贾和柳也曾组建过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十几年来,她一直奔走在公益的路上,定期到山区村帮扶特困家庭和学生,不仅将物质赠予他们,更将精神文明带进了大山。2012年,西峡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在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和热心支持下成立,在民政局注册,由文明办监管,吸纳了像贾和柳这样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力量,为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爱心服务,从信息采集到核实以及每天的日常工作,都由社会爱心人士自发完成。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西峡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就会自发组织爱心捐助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去日常用品,成立至今,已经累计捐款捐物60余万元,帮助特困家庭600多家。“有些事情,看似无关自己,但我们去关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多么高尚和伟大,只是希望下一代上学不再那么困难,人人都有爱心。”贾和柳的语速很快,说的每一句话都坚定而温暖。

在西峡好人的背后,良好的爱心机制也成为爱心连锁反应发生的助推器。西峡县以街道、社区、省市级文明单位为依托,在全县建立109个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点,已注册的2万余名志愿者把文明新风带向每个角落,从“90后”的公安干警,到“70后”的小学教师,志愿者组织里每天出现着不同的面孔,不变的是他们同样的爱心。

一个个志愿服务站浓缩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也是西峡县开展“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道德建设的成果。西峡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从具体事情做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蔚然成风。

“传树争做”喊得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抓好核心价值,才能让思想道德建设有灵魂。为让道德典型深入人心,宣传工作也帮了大忙。西峡县没有自己独立的纸媒,电视媒体是宣传的主阵地,结合西峡文明网等载体,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创文”过程中,西峡县从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入手,扩大覆盖面、注重参与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激活家庭细胞是第一步,西峡在全县范围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全民晾晒“集家风”、沙中淘金“选家风”、薪火不断“传家风”,收集经典家训家规260余条,整理现代家训家规400多条,把移风易俗举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植入每个家庭细胞,“三部曲”复苏了西峡人的家风情结。同时在乡镇、街道开设600多期道德讲堂,设立“好人基金”,重奖道德模范人物,在全县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气。

为了让思想道德建设有融合,西峡县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牛鼻子”,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涵,纳入文明创建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群众性文明创建的各个方面。面对不同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把道德建设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大力普及公民道德规范、居民公约等行为准则,着力解决公共秩序、公共环境、文明出行、文明待客等方面问题。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社区)、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在农村深入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媳”评选活动,在机关开展“敬业奉献”“志愿服务”“争先锋先进”等活动,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创建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做美德少年”实践活动,让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受到教育。

典型引路,让思想道德建设有标杆。西峡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评选网络,着力推选群众身边的“平民英雄”和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夯实道德典型评选基础。坚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十大孝子、最美家庭、最美教师、美德少年、十大青年、身边榜样、“双百佳”行业标兵等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县级道德模范53人,市级道德模范27人,涌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9人,最美人物230余人。“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司机”权淑明等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称颂的“身边好人”,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巡讲巡演活动,让群众“零距离”聆听道德的声音,感悟道德的力量,增强道德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

一段段凡人善举的好故事,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一个个居民、家庭细胞、社区单元之中,用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让一个商户影响一条街道,通过文明“小细胞”的培植,使精神文明渗透到县城的每个角落、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营造出事事可为、处处可彰、人人可效的文明新风尚,催生了城市文明的“大裂变”。如今在西峡,争当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也不断启示我们,精神文明只有在入脑入心、见思见行上下功夫,才能真正生根开花,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西峡县志愿服务站里的爱心书屋



村规民约倡文明


创建为民 强化文明城市功能


西峡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西峡县委书记孙起鹏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领奖,遇到了在南方城市工作的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对方看到孙起鹏立刻吃惊地问:“你来干啥?难道西峡这个小县城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了?”的确,西峡县这样一个面积4354平方公里,却只有40多万居民的豫西南小城,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的南方城市一同领取全国文明城市这项至高荣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西峡县在长期的坚持中做到了。数年磨一剑,甘苦有心知,从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到2014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再到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消息传来的那一刻,46万龙乡儿女为之沸腾,看到县委书记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大家的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

咬定目标不放松,西峡县把工作重心扎扎实实地放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上。作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试点县,西峡县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原则,围绕“生态宜居城、新型工业城、优秀旅游城”的定位,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让市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西峡县坚持“系统构建、组团发展”的理念,累计投入近50亿元,对城区路网、水网、绿化、亮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完善,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附能力。先后完成白羽路、仲景大道、紫金路、稻香路等18条主次干道的升级改造任务;对鹳河两岸和寺山公园进行亮化,总投资5500万元的县城亮化工程精彩纷呈。打造精品街道工程的同时倾力打造民生工程,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要素,实施了白羽公园、龙城社区、旅游综合体、农商物流港、文化广电新闻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医院迁建、南阳职业学院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成标准化公厕47个、垃圾中转站16个,改造供水管网50多公里,西峡正在变成一座功能完善、生态休闲、格调清新的魅力新城。

“好山好水西峡、宜居宜养西峡、创新创业西峡、活力魅力西峡”涵盖了西峡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好山好水排第一,环境治理不可缺少,绿色也自然成了西峡的基调和底色。近年来,西峡县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沿河布绿,建成游园26个,创建河南省城市绿化达标道路11条,创建市级以上园林单位、园林小区36个,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和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555.75公顷、635.4公顷、227.9公顷,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56%、4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1平方米,建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璀璨夺目的文明之光让西峡的山水更加朗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从“面子”到“里子”的精雕细琢,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才能勾勒出一个文明之城的骨架,创建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力、凝聚合力的过程,将文明城市创建融入群众生活中,将创建之本放在利民惠民上,就是扎根在最深厚的土壤里,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场永不停歇的文明接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