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富调研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3路公交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称号我市通过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图片新闻麦收接近尾声孟玉松喜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养猪能手徐海霞丰阳热能扶贫忙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2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6-07

养猪能手徐海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养猪一是技术含量低,好管理;二是见效快,收益高。”谈起自己当初为何发展养猪,寄料镇徐庄村贫困户徐海霞说道。

2008年,徐海霞的丈夫李官宁患上了癫痫病,跑了我市和邻近县市的多个医院治疗也不见好转,如今仍需药物维持。2014年2月,李官宁又检查出了直肠癌,在市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又化疗了6次,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俺丈夫干不了重活,我又出不去,再加上他康复需吃药和两个孩子要上学,家庭十分贫困,甚至连他看病抓药也要到处借钱。”说到前几年的生活,徐海霞说幸亏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

2015年底,开展精准扶贫后,徐海霞家被纳入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她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把养猪作为她家的脱贫方法。3年来,在政府的关怀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努力,她不仅在2017年摘掉了穷帽子,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

今年41岁的徐海霞和李官宁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没多高的文化,但知道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活,他们的大儿子李栋梁在市中等专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习,今年已是他在那里学习的第二个年头了,老二李万梁在徐庄小学上二年级。徐海霞说她自己没什么过人的本事,但她觉得扶贫干部的思路对她有实实在在的帮助,2016年下半年她申请了扶贫贷款,向亲戚借了钱,并和李官宁大哥李官耀合作,一口气买了20多头猪仔。

刚开始养猪的时候,由于摸不着猪的习性,徐海霞多次找李官宁的堂哥———养猪能手李小伟请教,徐海霞还在儿子李栋梁的帮助下借阅相关书籍学习养猪技术,参加工作队联系的培训课,上网查阅养猪资料、浏览相关网站等,不断充实自己,经过认真学习和自我摸索,逐渐掌握了适合的圈养密度,适宜的圈养温度、湿度,及规范圈舍的卫生要求,猪仔的生长势头越来越好。

3个多月后,徐海霞养的肉猪出售了,20头体态膘实的肉猪给她家带来了18000元的收入,当年她又买了50头猪仔,过完年又卖了6万多元,徐海霞也因此顺利脱了贫。2017年初,在家人的鼓励和驻村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她扩大了养殖规模,把“养猪脱贫”变成“养猪致富”。上个月,她一次就购进了70头猪仔。

今年已经是徐海霞养猪的第3个年头,从借钱看病的贫困户到现在拥有小规模的养猪场,徐海霞说:“你看,我这70头猪仔是5月30日买的,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工作队、村干部和亲戚朋友的帮助。现在孩子越来越大了,今后需要钱的地方会更多,如果能贷款,我想再贷些,把自己的猪场做得更大一些,争取自己能早日奔小康吧。”于俊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