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 古树 古寨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有趣的游戏为母亲打伞的孩子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1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5-31

古村 古树 古寨

文/图 陈素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甄窑村附近的荆河桥



荆河桥附近的山崖



航拍夏店风光



村民在古树下休憩


五月中旬,麦子悄然泛出淡淡的黄意,四野笼罩在一派即将收获的喜悦中。

踩着雨后满地的清新,我和两位友人相约到夏店镇甄窑村去探访慕名已久的杨窑古寨。

从夏店镇往西北走5公里,经夏店水库、河口村,迎面就是环绕着甄窑几个古村的荆河了。

荆河是北汝河右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洛阳市伊川县的马岭山和登封市的十村。荆河过夏店水库后,河道便进入了峡谷之中。两边山岭回旋着缓缓后退,沟壑如叶脉裸露。只是昔日澎湃流淌着的河道,如今少见水的迹象。即便是这雨后的初夏,河中也只有一脉瘦水隐约于如茵青草之间。

回想昔日“河在村中流,村在层山环抱中”,该是一幅多么幽美的画面啊。而今,千年古树犹在,山表却已无水可流。

河道边那曾经飞流直下的崖壁,而今只有可爱的小松鼠攀上爬下了。山根岩底“四处皆有明水出”的河床,早被拉煤的大车碾压成一条瓷实的大路了。

甄窑村位于夏店镇政府西北7公里处,地处道教名山禹王山北麓。村中有庙宇数间,墙面上镶嵌的两块碑碣,说明这是清道光八年建造的火帝庙,以及乾隆二十六年建造的五龙庙。

另有半块石碑,记述着当地村民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龙王庙的经过。从碑文上得知:此庙是清代甄窑村村民祈求龙王降雨而建,每当大旱之年,会将龙王金身请到庙外,摆上供品,焚香诚心叩拜,祈求降雨。

漫步小村,发现村中的老房子颇多,斑驳陆离的墙壁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标语口号清晰可辨。石块垒就的村舍,本应有的质朴和原始,被各种鲜艳的色彩装扮着,五彩斑斓如同幼儿园般缤纷。

村中多有生长千年的古树。树木大多根部凸起,盘根错节,弯弯曲曲,如盘踞的虬龙昂首向上。古树高大粗壮,偌大的树冠像一把巨伞,涌动着新绿从半空倾泻下来,看似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然而,当你停下脚步,驻足翘望,就会发现:这些古树粗大的分枝表面虬枝尽展,气势非凡,实则多处树干已经腐烂,有了墨黑凹陷的裂口,仿佛被岁月风干了的朽木根雕似的。

一株株古树,就这样分散在房前屋后,沉默不语,淡定在午后的阳光里,站成古村落一道独有的风景。古树下,长长的石条、休闲的村民、嬉戏的孩童、追逐的鸡犬,无不带给人一种浓浓的家乡味道,散发着幽深的泥土气息,让人顿生一种回家的亲切感觉。

顺着荆河继续行走。在群山环抱、荆水环绕处,便是甄窑村的千年古寨———杨窑古寨了。

杨窑古寨位于甄窑村东南一公里处,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随着豫陕茶马古道的兴起,位于夏店西北部禹王山后山口的甄窑村交通位置重要性凸显,来往商贾到夏店镇后,必须要经过杨窑古寨荆河对岸的虎头山。

当时豫西匪患猖獗,汝州最甚,禹王山附近为土匪滋生地。为避匪患和歇脚方便,古人便在杨窑建寨设店,称为“上店”,保护来往商贾。自此,杨窑古寨成为夏店镇北部山区重寨,和山南夏店(下店)镇遥相呼应。古寨随古驿站兴起而建,随古驿站商业繁荣而兴盛,最后随着古驿道的败落而逐渐消亡。

走近村口,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伫立于荆河狭窄出口处的古寨门。寨门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二楼正面建有观景台、瞭望口、射击孔等。内墙上同样建有瞭望口,以及一扇小门。寨门墙体斑驳陆离、弹痕累累、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古寨依山傍河,坐南向北。再加上当时寨门外荆河水四季川流不息,河上建有吊桥,为通往河对岸唯一通道。吊桥升起,外人只能望寨兴叹。因此,古寨便成了古代甄窑人和来往商贾躲避土匪骚扰的理想之地。

从山门进入村子,沿着村中主街道拾级而上。只见小巷石板铺地,给人一种干净、古朴的感觉。小巷两侧,房屋错落有致,建筑风格明显,大都属典型的明代古山堡建筑。多数人家建有临街、厦房,房舍均为石砌院墙,大门高筑。后院临悬崖处,凿有10余米深土窑。土窑上面10余米处又开凿天窑,平时可储藏贵重物品,乱时可躲避兵患。

据当地村民介绍,民国时期,伊川县刀客几十人猛攻闯入古寨,找不到人和钱粮,原来寨里居民早已登上各家天窑,抽去了梯子,等刀客发现人们躲在天窑,准备爬上天窑时,天窑上石头雨滚下,居高临下的人们向院子里刀客发起攻击,刀客们躲闪不及,被砸伤无数。最后,刀客们无计可施,退出了古寨。

村子东西两面是30多米高的悬崖,南面平缓处筑有土寨墙和石寨墙。此等设计,易守难攻,为村民躲避匪患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而今寨墙虽多有坍塌,但从那整齐的布局和厚实的土层,依然可以看出寨墙当年的雄伟。

村子南边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禹王山,如遇紧急情况,村民可由此上山,转移到深山老林之中躲藏起来。

顺着小路登上山巅,俯瞰这座小巧玲珑的千年古寨,只见古寨绿树掩映,山环水绕,村藏山中,山掩古寨,山与村浑然一体,和谐共存。

可惜的是,这座蕴藏着古人智慧、易守难攻的古寨,而今已荒废许久了。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空荡荡的院落和在微风中摇摆的茅草,迎接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