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还要号召他们结合自身脱贫致富的经历和体会,向身边群众多“现身说法”,多说党和政府的好话,多念叨“社会主义好共产党亲”,多传递正能量,以此凝聚新风正气,让向美向善向上成为社会最美的主旋律。
激发内生动力。人心齐,泰山移。心气顺,则干劲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在这一“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口,需要暖好人心、聚好心气,激发各级内生动力,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如此,脱贫攻坚战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还有少数贫困群众有怨气有情绪,还在冷眼旁观,还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也推不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尚没有充分激发调动起来。习主席说得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无论干啥都“掏钱难买我愿意”。笔者认为,激发内生动力,其实并不难,就看各级扶贫干部是否用心、用情、用力,在具体扶贫工作中,要少一些“一厢情愿”,多一些沟通交流,争取把好事办好,办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只有把他们眼里的、嘴里的、手里的、心里的“疙瘩”理顺了、解决好了,真正让他们觉得有干头有奔头有想头了,才能把精气神提起来、聚起来,从而变帮我干、要我干为我想干、我要干,并自觉行动起来,和扶贫工作实现良性互动,积极跟上脱贫攻坚的步伐,配合政府早日脱贫致富。
重在授之以渔。过去常讲“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对个人而言则“给钱给物,不如学个好技术”。虽然新时代的扶贫工作有很多新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但总的来说,这些老道理还不过时。贫困户在工作队帮扶下成功脱了贫并不是就进了“保险箱”,俗话说:“离不开拐棍,永远都是个瘸子。”要避免出现那种任务一过、工作队一走又反弹返贫的问题,就必须多授之以渔,教会他们谋生的本领。在这方面,各级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全,也采取了不少釜底抽薪式的治本之策,注重在输血的同时增强造血功能,像结合产业扶贫和行业扶贫,引进生产线、开办小企业、种植瓜果林等等,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跟进搞好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想方设法实现就业、走上岗位,扶上马再送一程,以此实现自力更生,自我发展,通过自身劳动去创造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康社会的大道上行稳致远,不再掉队,才算真正留下了永远不走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