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刚26岁的宋韶坤是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专科生、郑州大学本科生,土木工程、道桥建筑高端人才,“去年五月份,我辞去了在郑州化学工业部干地铁监测的高薪工作,一心想实现我的香菇种植梦。”5月5日上午,已经“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汝州市温泉镇冯店村一组”的宋韶坤说:“在家时就羡慕俺姑父朱俊义,我的种植香菇技术就是从小跟着姑父学的。”
宋韶坤介绍说:“俺爸宋军卫,是个擅长粉刷的农民工,俺妈李会芳,是个一直务农的农村妇女,俺媳妇李亚朋,是小学教师,我老是在外打工也不是事,想来想去,种香菇绿色环保无公害,市场行情也可靠,家居农村有场地,种植技术有人教,投资不大前景看好,况且我还有这个特殊爱好,技术也已学到,何乐而不为呢!弃工返农回到俺冯店村后,说干就干立马行动,选址在俺村北牛涧河畔,我和俺爸共同筹集资金25万元,租了11亩岸边地,建起7个大棚和冷藏室,购回木屑(锯末)、麦麸和技术含量高、收获效益好
的菌种,共种植秋菇、夏菇三万袋。我完全改行了,俺爸也不再干粉刷工了,俺妈除了家务活和带带孙子外,就是往香菇棚里跑,俺媳妇一静心地去学校教书。全家人齐上阵,致富路上一股劲,争取在改变农村新面貌上流汗出力。”
在谈到管理香菇种植的经验时,宋韶坤说:“在这一年中,我考虑的重心是‘避风险,重管理’,尽量不出错或少出错,把损失降到最低。正常时节,都是俺爸俺妈老守护,啥杂活都是人家老俩一揽带包。种植菌种和采摘成熟香菇这两个时间段内,分别租用10多个临时工,当天用工当天开工钱不欠账。”
谈起香菇的销路时,宋韶坤笑着说:“秋菇早已成熟上市,一公斤十几块,地销不如‘出口’,朱寨村有市场庄口,外地来人批量采购,有专车拉走。俺现在已经见到五六万元的回头钱啦。等到秋菇、夏菇都出净卖完,挣赔才能结算。看势头,我相当乐观。”
闫永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