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青春吐芳华花上温泉中大街感怀雨后汝河沙滩公园我和书的故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10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5-08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那是青春吐芳华

王孟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3月28日上午,我是抱着接受“任务”的心态去市直工委领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其实,我们单位本来也已购买了这本书,只是大多数时间都是被闲置在书架上,少有人去借阅,就算有人借了也只是随手翻阅几下,看几页充满年代感的插图,睹一睹习近平同志年少时青春稚嫩的容颜,胡乱感慨一下还挺帅的嘛!很少有想过要安静地把这452页的沉甸甸的书认真读一读,这大概就是处在快餐文化包裹时代中的我们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我们疯狂地渴求知识,渴望新奇,寻找获得感,但懒于安静地花时间去读书,去认真倾听书中的故事。

我承认,起初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的。当时会忍不住想:这个挎着背包、一脸笑意的15岁少年如何能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并带领着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乃至成为今天全中国的筑梦师,为我们中国筑造了一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谁是“天生的伟人”。习近平同志能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和如今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人民领袖,这与他丰富多彩的经历息息相关,而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这7年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经历会止不住让人想起作家冰心的那句诗:“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腺,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而在梁家河的7年岁月,更验证了一句话:那是青春吐芳华。

从一起上山下乡、亲密无间的知青口中,从一同劳作、同甘共苦的村民口中,从有过交往、念念不忘的各界人士口中,我们倾听到了太多关于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从到四川学习办沼气,解决当地缺煤缺柴问题,带领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从领着村里人用最快的速度就把代销店办起来;从办缝纫社,组织妇女劳动,集中在一起做衣服;从办磨坊,为村里人免服务;从办铁业社解决村里农具需求问题;从种植烤烟技术、学习育种知识、带领村里人打井、学习育种知识,为梁家河放弃1974年上大学机会等种种事例来看,在那里,在梁家河的7年,总书记切切实实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并且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

我感动于总书记那种在困境中的从容与坦荡,那一份磊落光明的赤诚之心。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他出现在电视屏幕、新闻媒体前在台上作大报告的样子,更多的是他在与梁家河同呼吸共命运的7年间所展现出的酸甜苦辣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感,这种感觉,让人觉得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而是站在人民群体中、走到人民跟前来的可亲可敬之人。

其次,从平日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系列重要论述,如《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知之深爱之切》等著作文章以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重要讲话、访谈等内容中,无不深深体会到“习式语言”的独特魅力,尤其是总书记善用诗文古语、使事用典信手拈来的功夫让人由衷敬佩。“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所表达出来的既有深意、又有新意的语言,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力量是强大的,令人为之信服的。

不得不说,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来自于总书记良好的家风,更得益于总书记从小喜读书、爱思考的个人修养。从书中可知,即便是在梁家河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总书记也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书中还讲到总书记勤奋好学,达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很喜欢读书,不,应该说是“酷爱”读书,古今中外所有书籍几乎都有涉猎。

他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资本论,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读外国名著,喜欢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喜读《悲惨世界》《九三年》《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这种极具人文色彩,开阔视野、滋养心灵的作品;读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学习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与作战方法,读《毛泽东军事选》《战争论》《太平洋战争:岛屿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三十六计》等作品;读中国经典古籍,尤其对中国经典古籍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读《史记》《汉书选》《三国志》,读《离骚》《古诗源》《李白诗选》《三曹诗选》等,并不吝于表达出自己的喜好:喜欢曹孟德作品的悲壮苍凉,喜欢建安乐府感情真挚、朴实无华、气势雄浑的风格。对于诗作,更喜欢读辛弃疾;读历史著作,喜欢借助《新编新知识辞典》工具书。同时,总书记读书讲究方法,注重分析对比,经常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地扩展阅读书中的知识。

可以说,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建立在他对祖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今天,我们听到总书记讲话常常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都与他研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分不开。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人生后来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总书记的例子就很好地教导了我们青年人应当珍惜当下,把握好读书的好时光,广泛阅读,不断增强自己的修养修为,以好书来滋养人生。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回忆这些青年人当年的脚步,不是歌颂什么虚幻的口号和运动,而是认可那些在艰难困苦之中仍然顽强地寻找和实现人生的意义、‘男儿当自强’的精神”。“男儿当自强”的这种精神是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不可或缺的,是青年人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青年的独特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这种自强不息、心怀抱负的精神是永不过时、永闪光芒的,是我们当代青年人为之学习、为之奋斗的楷模和榜样。

青年们,你是否像我一样,会在看到例如“90后的前半生”这样的热词自我伤感,陷入黄冈试卷、《还珠格格》和非典、奥运、玉树地震等所谓青春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会忍不住感慨:青春呵,刹那永恒的芳华,我曾为你留住了些什么?读读这本书,我们可能就会找到答案:比你成功、优秀太多太多的人都不曾放弃努力,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努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