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序迈入八月的此刻,位于汝南经开区的霍阳公园又添新景———300棵由汝州园林人“一手带大”的金鸡菊小苗,已顺利完成“乔迁新居”,带着盛夏的朝气在公园里扎下新根。这正是市城管执法局园林中心工作人员,凭借对城市绿化的满腔热忱和不懈钻研,在“实验室苗圃”里一株株精心培育出来的成果。
自力更生,谱写绿色“自家曲”。近年来,市园林中心始终坚持“能自己育,绝不外买”的理念。园林科研所就是“绿色摇篮”。在这里,技术人员像对待孩子一样,从种子筛选、基质配比,到温度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倾注大量心血。

金鸡菊
科研所成立于2014年,占地面积70亩,主要职责是培育扦插植株、养护病株、临时养护大树、培育草花等。现有植株金叶女贞、黄杨、红叶石楠等,因近几年财政紧张,近年来自己扦插黄杨、红叶石楠等植株,今年扦插有冬青、黄杨、佛甲草等,佛甲草主要供应广成路岛头补栽使用。
这些土生土长的绿植,不仅凝聚着园林人的智慧和汗水,更是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具体实践。自己培育花卉,意味着减少对外依赖,更能精准选育适应汝州本土气候和土壤环境的优良品种。
精打细算,算好经济“节约账”。金鸡菊、佛甲草等绿化植物,如果依靠外购,将是一笔不小的财政开支。但在园林科研所的精心运作下,这笔开支被大幅度节约下来。自育花卉的成本远低于市场采购价。这不仅体现在直接的苗木费用上,更体现在后续运输、损耗等环节。这笔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可以投入到更多惠及市民的绿化项目中,让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小投入撬动大绿意。
爱岗敬业,汗洒花间“奉献歌”。每一棵茁壮成长的金鸡菊背后,都离不开园林工人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科研所的培育团队作为幕后英雄,起早贪黑,无论严寒酷暑,苗圃的照料一日没有懈怠;他们潜心钻研,不断学习提升育苗技术,只为获得更好的效果;他们精心呵护,把每一株幼苗都当作宝贝,细心观察、精心养护。一位老师傅说:“看着它们从一粒小种子长成漂亮的花苗,就像看自家孩子长大一样欣慰。”
奔赴“新家”,霍阳公园添新彩。如今,这批承载着希望与汗水的300棵金鸡菊已被移植到新接手管理的霍阳公园内。这是一次家门口的“绿色接力”。园林工人全程负责起苗、运输和定植工作,确保这些“孩子”安全抵达新家,并尽快适应新环境。移植完成后,霍阳公园的这一区域将在不久的未来,披上金黄色的盛装。它们将与公园原有的景观交相辉映,为市民游客带来充满活力的视觉享受。
金鸡菊又名小波斯菊、金钱菊、孔雀菊,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菊科金鸡菊属。株高一般为30厘米到70厘米,叶对生,头状花序单生枝端,花大色艳,花期可以从5月一直绵延到10月左右。同时,固土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耐旱、耐寒、也耐热,适应能力非常强,是常用的保持水土表现较好的草花品种。
李晓伟 张楠 刘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