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真正的安全,不是与灾害对抗,而是用前瞻思维来化解风险。
与其补救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市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处于阶段性干旱多发期,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为此,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市积极行动、未雨绸缪、以早谋早、以早制胜,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加大对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的防范力度,完善避险措施和应急预案,扎实做好群众转移和紧急避险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提前储备抗旱物资,检修灌溉设备,科学调度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
防汛抗旱是一件天大的事。我市坚持“防”为先、“实”托底、“演”常态,科学调配力量,加强技术支撑,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防在前,才能赢在先。我市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灾、防干旱、保民生”这根弦,聚焦村庄安全,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体系,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坚决避免因汛因旱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同时进一步加强属地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抓好山洪地质灾害整治、河道与水库治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和群众转移机制,加大巡查排险力度,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考验着我们的防汛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汛情当前,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实化各项措施,树牢底线思维,坚固防汛抗旱“堡垒”,用行动去担当,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期,我们唯有把各种困难想在前面,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前面,用十足的准备应对潜在的风险,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灾减灾“硬屏障”,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