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院锋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婚恋观。”这是他做婚姻中介和公益性婚恋矛盾调解员的初衷。“夫妻之间要学会好好说话。”这是他对夫妻矛盾化解的第一条忠告。“把感恩变成了索取,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一个错误认知。”这是他对家庭矛盾产生的批判。
他叫韩院锋,今年50岁。是一名婚姻中介更是一位婚姻矛盾调解员,在从事矛盾调解的7年中,成功化解各种家庭、婚姻矛盾上百起。
7月中旬的下午,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汝州市城区大时代C区的“相汝以沫”社区(村)公益红娘服务站,韩院锋正低头翻阅一本厚厚《婚姻心理学》书籍。当看到他粗犷的外形时记者误以为找错了人,但通过交流后,他细致入微的话语和广博的学识又让人肃然起敬。
据韩院锋介绍,他曾担任过陵头镇孟庄村村委会主任,后因矛盾化解工作突出被镇政府调派到镇信访办矛盾化解中心,主要负责矛盾化解工作。
“从镇政府信访调解的岗位上退下来后,还有很多人过来找我调解矛盾,这其中婚姻矛盾居多。”于是韩院锋决定开办红娘服务站。“从我这里介绍成功的每一对男女双方,第一条就是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婚恋观。”韩院锋坦然道:“土地纠纷是界,婚姻纠纷是心。界划清了事就了了,心结解不开,家就散了。”
在多年镇政府里处理纠纷磨练的沟通技巧,村委会主任任上积累的深厚人脉,此时都化成了他调解婚姻矛盾的基石。韩院锋化解矛盾的智慧,不仅来源于脚下这片土地,他还善于理论学习,一有时间就会翻阅各种相关书籍。
“做这个行业知识面要广,社会发展形势要了解,《民法典》要熟知,《婚姻心理学》要学习,我现在还报名了‘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咨询师’的考试学习。”韩院锋说。
韩院锋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总为那些飘摇于风雨中的夫妻而准备着。2025年2月份,一对年轻夫妇,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妻子独自在家带着两个孩子,操持家务,孤独和怨气如藤蔓般悄然滋长,彼此间信任日益稀薄。丈夫返乡后,两人日日争吵不断。夫妻俩找到韩院锋倾诉,刚开始韩院锋并没有给他们讲大道理,而是告诉他们:“你们俩先平复一下情绪,先学会好好说话。”
随后,韩院锋先与丈夫交谈,轻声问他:“你在外务工,最难熬的是不是收工后,一个人回到冷锅冷灶的出租屋?”丈夫眼圈骤然红了。韩院锋又劝妻子:“他一个人在外头,累了一天,晚上连口热乎饭都难吃上,心里最盼的,不就是你们娘儿几个都好好的?他拼命挣钱,每一分都是想往家里这个方向使劲儿啊!”韩院锋的话如同穿过厚厚隔墙的风,终于吹暖了双方的心。丈夫哽咽着,第一次心平气和地向妻子诉说起打工的辛苦与思念;妻子长久积压的委屈也化作泪水,认识到了自己的说话语气不对,没有为对方考虑。当看着这对夫妻离开时相互搀扶的背影时,韩院锋这个在众人眼中硬如磐石的汉子,脸上也露出了温情的微笑。
“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我还开设了自己的抖音号‘汝州韩哥信息咨询工作室’,经常会做一些直播,为的就是解答婚姻矛盾困惑、畅通信息资源,给更多有婚恋需求的男女双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针对婚后的家庭矛盾化解,韩院锋说,子女要明事理,不要把感恩当成一直的索取;同时父母也要保持和孩子有一个良好沟通,了解当下年轻人生活的不易,这样的双向理解才是规避家庭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濡以沫钟爱一生”是韩院锋社区(村)公益红娘服务站的宣传标语,他说,信任、理解、恩爱、知心是夫妻婚姻关系的重要条件。他希望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妻都能真正理解婚姻的意义———任何一段婚姻都是双向的奔赴、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和付出。只有把小家过好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才能更加和谐。
人世间最深的裂痕,未必需要雷霆去弥合。韩院锋那双粗糙却充满温度的手,总能轻柔地抚平情感的褶皱;他粗犷的外表之下,却始终用理性和柔情感化修补着那些濒临破碎的人间月圆。宋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