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法官了!我们都做好了长期维权的准备,没想到能这么快拿到赔偿!”5月15日,市法院钟楼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工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2024年12月2日,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时,因冲压电焊机故障不慎被压伤右手。为确认与被告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进而获得工伤赔偿,原告将被告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承办法官王少磊通过双方对劳动关系的争议,敏锐地洞察到实质的焦点是工伤赔偿问题。如果直接判决,后续还会涉及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赔偿等一系列诉讼,原告将陷入漫长的维权之路,不仅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快速获得赔偿;与此同时,对被告公司而言,持续的诉讼也会影响企业形象和正常经营。因此,王少磊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尝试一次性化解双方矛盾。承办法官向双方解读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解释了赔偿项目和计算的标准,并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劝说被告公司正视企业责任,避免因长期诉讼影响企业后续用工。随后,王少磊又把握双方的利益平衡点,结合类似案例的赔偿标准和本案实际情况,帮助双方计算赔偿费用,提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除前期已经支付的费用外,被告同意一次性赔偿原告47000元,并在法官见证下当庭履行完毕。王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