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开“钱”景灿烂运用“积分制”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5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16

西东社区

运用“积分制”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宋乐义 韩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5月14日,初夏的早晨清风徐徐,家住煤山街道西东社区军民街的李圪拉打开沿街门店的推拉门准备开始一天的窗帘生意。今年92岁高龄的母亲从街头散步来到这里,李圪拉和爱人赶紧招呼老人进屋,并拿出水果和糕点询问早饭饮食情况。

“我们家五世同堂,母亲虽92岁了但依然身体康健,每天还想着来我这里帮忙。”李圪拉乐呵呵地说。“主要是心情好,儿子、媳妇和孙子们都孝顺,家庭和谐了我这身体才能这么硬朗。”李圪拉的母亲接过儿媳递过来削好皮的苹果笑着说。


便民服务大厅为民解忧

这只是西东社区千家万户文明乡风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近年来,煤山街道西东社区探索推进‘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居民日常行为量化评分,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居民自觉摒弃不良风气,培育文明新风。

“为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西东社区积极探索创新,引入了‘积分制’这一有力举措。两委会干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精心制定了详细的积分规则。”据西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李素云介绍,该社区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了积分标准。

社区围绕婚丧嫁娶、孝老爱亲、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可量化、易操作的积分评分细则,使移风易俗要求具体化、可视化。在红白事简办方面,对主动降低彩礼标准的行为加分,婚丧宴席控制在规定桌数以内的行为加分,采用绿色殡葬方式的行为加分。在孝老爱亲方面,对赡养老人、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行为加分。在环境卫生方面,对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的村民给予积分。在文明风尚方面,对抵制迷信活动、反对赌博、倡导勤俭节约的行为予以鼓励。在志愿服务方面,参与村级公益活动、政策宣传等可累计积分。

居委会阅览室阅读氛围浓

“每一项工作我们都明确了具体的积分标准,让群众一目了然。居民们每一次践行移风易俗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转化为相应的积分。随着积分制地深入推进,西东社区的变化日益显著。”李素云说。

为健全积分管理机制,西东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两委”、党员代表、乡贤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组织,每月或每季度对村民行为进行评分,确保公平公正。同时,该社区还加强动态公示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公示积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红黑榜”,对积分高的家庭进行表彰,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行为进行曝光,形成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强化积分结果运用,高积分家庭可兑换生活用品、优先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乡村光荣榜”等荣誉,可享受贷款优惠、就业推荐等惠民政策,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和谐家庭其乐融融

“为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我们还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定期开展文艺演出、孝善敬老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向居民介绍积分制的评分标准和具体内容。”李素云告诉记者,该社区经常性组织志愿者走进居民家中,讲解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重要意义,让居民明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习惯也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积分,以量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自觉摒弃陋习,积极践行文明新风。居民们更加注重公共环境卫生,社区变得更加整洁美丽。”谈起社区的变化李圪拉说。

西东社区在“积分制”的管理下,居民们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抵制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破除封建迷信等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将乡风文明转化为具体奖励,有效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转化为可量化指标,使得居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促进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落实落细。

“现在的西东社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风气日益浓厚,为社区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和积极的变化。整个社区充满了和谐与温馨。”李素云表示,下一步,西东社区将继续发挥积分制作用,不断探索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强化长效管理,推动积分制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