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新贵介绍参赛的斗宝作品
4月18日下午,走进汝河沙滩公园的汝州三宝馆一楼展厅,仿若踏入一个奇幻的石头世界。各类奇石珍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汝石斗宝大赛的获奖作品更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特等奖、金奖和银奖作品各具特色,精湛的纹路、独特的造型,引得参观者驻足欣赏。
特等奖作品背后的故事:30年执着成就56方奇石
在众多获奖作品中,56个民族人物图案石成为全场焦点,收藏者马新泰来自汝阳县小店镇。马新泰与汝石的缘分始于1995年,当时在汝州市纸坊镇车渠村附近,他偶然捡到3个人物图案石,自此便深深痴迷于汝石,开启了长达30年的捡石之旅。他跑遍汝河上下游,积累了丰富的捡石经验,至今已收藏2000多方汝石。
石中觅乾坤。2001年,他萌生集齐民族主题的宏愿。历经23年筛选打磨,终于在2024年年底完成集齐56个人物图案石这一壮举。此次参赛,马新泰不仅收获了荣誉,还加入了汝州市汝石协会,希望为弘扬汝石文化贡献力量。
“第一次来汝州斗宝,感受到了汝州人的热情。如今汝州、汝阳结成友好联盟,未来我们将携手推广汝石文化,让更多人领略汝石之美,让这些‘会说话’的石头走向世界。”马新泰高兴地说。
展销区域热闹,兄弟奇石创业带动乡村发展
在汝州三宝馆外的汝石展销区域,同样人气高涨。来自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秋林村的刘成贵、刘新贵兄弟俩摊位前尤为热闹。这对“石痴兄弟”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2005年受南阳石雕启发,从零起步,开山凿石曾血本无归,如今却建成加工厂、带动全村十余户村民致富,他们用19年将热爱淬炼成产业。
他们是首次来汝州参赛,哥哥刘成贵专注梅花石产品,弟弟刘新贵主推荷花石产品,他们的展销区摆满了饰品、茶具茶台、摆件等各类奇石产品。这几天,兄弟俩不仅卖出了30多方奇石,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藏友,收获满满,觉得这次来特别值。
“以前跑运输,现在‘玩’石头!”刘新贵抚摸着荷花石,纹路间流淌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对话。
谈及与石头的渊源,刘成贵曾经营矿山,见过诸多山石;刘新贵开货车时,在洛阳与南阳之间往返,被南阳的石头深加工所吸引,产生了浓厚兴趣。2005年,兄弟俩决定创业做奇石生意。起初,缺乏经验的他们凭借运气和眼力摸索前行,第一年并未盈利,但凭借对石头的热爱,他们坚持了下来。从第二年开始,订单不断,事业蒸蒸日上,如今他们拥有自己的加工厂和门店,还带动村里十余户村民投身奇石产业。
他们表示,未来坚持走出去,积极与全国各地的奇石从业者交流学习,致力于将奇石产品生活化与精品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以石为媒,搭建文化传承新平台
汝州市第三届汝石斗宝大赛自4月14日启幕,为期7天,吸引了众多奇石藏家和爱好者参与,共收到400多方奇石参赛。经过专家评审与群众参与评选,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展现出汝石的独特魅力。同时,吸引了来自其他省市及汝州周边县市的奇石藏家和爱好者设摊展销。
展销区内,汝石原石、精雕茶器、创意摆件琳琅满目,藏友们以石为媒畅谈收藏心得。江苏藏家带来的黄蜡石与汝河纹理石相映成趣,鲁山“肉石”引得众多自媒体关注,不同地域的石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汝石斗宝大赛不仅展露了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见证了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在这里,冰冷的石头被赋予温度,古老的传统焕发新生,正如汝州市汝石协会会长牛应军所说:“这场盛会不仅是奇石的‘华山论剑’,更是文化传承的‘丝绸之路’。”
“此次斗宝大赛,不仅是汝石魅力的集中展示,更为各地石友、各个石种搭建了交流的桥梁,有力推动了观赏石文化的发展。”牛应军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汝石、爱上汝石,助力汝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