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记者在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二标段城市中央公园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正挥着铲斗向前掘进,北侧铺设的黑色胶管逐步延伸。“目前二标段18公里,只剩与城市中央公园连通的将近500米,整个工程即将完工。”二标段负责人王东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幸福渠灌区始建于195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市最早兴建的一条引汝河水的万亩自流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渠首位于庙下镇杜庄自然村西1公里处的红岩潭,途经庙下镇、骑岭街道、煤山街道、洗耳河街道等14个行政村抵达城区,尾水泄入城区的洗耳河。2016年,我市借助幸福渠综合治理及向阳路工程PPP项目,新建幸福渠渠首橡胶坝工程,解决了水源问题;同时新建洗耳河至城市中央公园的暗涵,将幸福渠原末端与城市中央公园连通,也为后期幸福渠灌区向东延伸提供了可靠水源。但由于资金有限,幸福渠支渠未进行改造,仅有周边少量农田从幸福渠干渠自行抽水灌溉,幸福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仍可忽略不计。
此次更新改造项目是在现有灌区工程的基础上,经对干支渠防渗衬砌,对澭水段进行改造,对渠系建筑物及附属小型建筑物除险、加固、更新改造以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恢复原有灌溉面积2.3万亩,而且可以新增灌溉面积3.3万亩。同时,由于灌溉条件改善,用水量减少,用电量也相应降低,节约了成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耕作条件,减少田间劳动强度和时间,节省大量劳动力。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为实现灌排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挥灌区改善乡村生活质量、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重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幸福渠灌区将力求建成节水、生态、智慧、人文“四型”现代化灌区,实现水更清、渠更畅、景更美、业更旺、民更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的目标。郭营战